作者:戴初
近一兩年來打折票一直是廣大郵人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在一些郵評人的推薦下不少人也紛紛加入投資打折票品的行列中來。道理很簡單由于社會輿論壓力的加大,郵政發行量的大幅減少,全國各地大范圍的巨量消耗,打折票遲早要回升至面值。再有一點這些年市場上炒這炒那掙錢的實在不多,買打折票品收益穩定,即使不掙錢但也不易賠錢。隨著大規模銷毀庫存,打折票品投資價值更加明顯。不過并不是任何打折票品都能有不錯的收益,投資打折票品應有選擇。
有人推薦高值打折票品,我認為現階段已不適應了。比如說8元垃圾張在2.2元時推薦買入是十分正確的,連3折都不到,加上今年出臺406號文件使高值張有了消耗之地,買入2元多的8元垃圾張等于是白撿錢一樣。現在不到半年8元垃圾張漲了一倍有余,已賣到5塊多。可是現在要再去投資編年打折張收益就不大了。或許您會有這樣的疑問難道編年打折張就不會超過面值,甚至升值數倍?當然如果再有大行情,如果再有人喜歡“大兵團作戰”,整封整箱的打折張倒或許真能重新“飛煌騰達”。可各位別忘了整個編年張板塊郵政消耗少得可憐。即使這次大規模銷毀庫存,也只是銷毀30多億面值,且要銷毀30多億枚,平均每枚的面值才1元左右。再加上這次銷毀的總面值只是這十年發行總面值的10%左右。這完全可以反推出,銷毀的編年張連發行量的10%都沒有。可是另一方面92~2001年甚至是2002年、2003年的編年套票由于打折當花票消耗量十分巨大,這些套票發行量與同期編年張發行量相差不多。所以現在來看編年張的存世量已數倍于同期套票,再加上面值高,即使按現時打折的價算,市值也很大。由此可以完全斷定編年張即使靠大量資金堆高也不可能維持高位長久,并不適合真正的投資。
個人淺見是如果有興趣投資打折票品的不妨多關注一下紀念郵資封和編年打折套票。紀念郵資封近一年左右的狀況是好多了,可它們有數年消耗史,而且這種消耗是很徹底的。這種東西公司根本不拿出來賣給集郵者,而是集中賣到京滬市場,可市場并不喜歡這東西,專愛炒JP,再加上市場日益低迷只有通信消耗一條路可以走,而JF即使量大的也就600萬,品種也有很,所以JF中尤其是80分品種中除受關注點的幾個外,存世量已十分有限了。當然JF也有弱點就是收藏群體小,但它是正規品種而且是大系列,本身專題信息也很豐富,只要宣傳到位應有上佳表現。至于編年套票也應有選擇。我認為選擇消耗瘋狂存世量少足以形成年票中的瓶頸的,亦或形成某個專題或系列瓶頸的就可以予以關注,但它們的發掘認識需要一個相當的過程。或許您會覺得可笑,畢竟消耗瘋狂的往往題材設計不好或是量太大群眾印象不好。不過,您是否忘了《婦女榜樣》、《陳嘉庚》在2002年底那么低迷時,只因配專題冊需求而一鳴驚人呢?
來源:中國郵幣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