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上海郵市出現了中級反彈行情,郵幣卡三大板塊中的郵票和錢幣兩大板塊,均有不少品種輪番發力,致使市場價格先后攀升。唯獨卡市板塊,因其主力———田村卡(指早期磁卡的統稱)表現極差,依然是一片蕭條景象。今年5月,電信部門果斷采取了田村卡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發行以來對市場最大的利好舉措———銷毀庫存,致使此后的3個月來,沉寂低迷多時的田村卡市場一度出現蠢蠢欲動的現象。然而即使在如此大好環境之下,田村卡板塊還是沒有像部分市場人士所希望的那樣“出現絕地反攻的行情”,而僅僅是演繹了一波范圍并不大的沖高乏力且迅速回落的弱勢行情,其所涉及的品種、成交量、參與人數和熱點品種的升幅等都表明,這波弱勢反彈行情的力度不大,而且快來快去,到6月下旬即已復歸平靜,幾乎所有前期攀升的田村卡均出現了價格回歸低位的趨勢。
郵幣卡市場,本來是郵、幣、卡“三足鼎立”,可為什么在郵、幣“兩足”的市場環境明顯向好,且卡市“一足”又有主管部門推出銷毀庫存的利好刺激,田村卡的市場表現還是如此頹萎呢?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以下三點因素是造成卡市弱勢反彈無法轉為強勢反彈的關鍵因素。
投資卡市信心受挫
田村卡在1996-1997年的郵幣卡市場上曾經獨領風騷,成為新興的黑馬板塊,既造就了投資奇跡,又形成了一個非常龐大的高位套牢盤。而在此后7年時間里,絕大多數的田村卡品種的價格從高價位上快速下滑,不僅跌破了面值,而且跌到了令人心悸的谷底。統計表明,經過幾年來一波接一波的下跌,目前已有超過90%的品種跌幅在9成以上。如此慘烈的殺傷力,給卡市投資者的信心蒙上了深重的陰影,加之下挫過程中形成了層層套牢盤,自然便成為一個個十分嚴重的阻力位———而這也就是2001年4、5月間即使出現了大好的中級反彈行情,不但沒有恢復田村卡昔日強勢,相反卻再度形成了新品種的風險區域的主要原因。面對這種設有層層阻力位的市場情況,奢望信心遭受重創的投資者去重新介入投資,無疑極為艱難。據此分析,今年上半年田村卡雖有局部品種反彈,卻乏人跟風介入,推波助瀾,便不難理解了。
套牢盤多出貨為主
與此同時,在今年3月底開始醞釀的弱勢反彈中,盡管銷毀庫存的消息一直是廣大持卡者所期盼的,但從市場的實際走勢來看,大量品種在回升途中總是遭遇“出貨”的明顯壓力,而且其中不乏大批量“條卡”的拋售,令一些本來想短線投機的跟風者,紛紛受到驚嚇而裹足。正是由于這種勢大力沉的拋壓盤的存在,造成了大量反彈品種的價格難以形成有效突破。如本輪反彈中表現最好的《廣西》田村卡,在4月初攀高到400元上方之后,即無力再上一層樓,相反在6月初銷毀庫存的消息明朗之后,價格不漲反跌,迅速下滑,目前市價已滑落到240元附近,離啟動前的價位距離不遠,且市場拋壓仍然源源不斷?梢,在近3個月的弱勢反彈中,卡市市場的總體表現仍然以出貨為主。在如此的市場氛圍下,投資者自然都不敢介入其中———而這便是卡市行情快速沖高回落的關鍵因素。
屬性改變后勁匱乏
田村卡到2001年初最后一次集中發行“后7種生肖卡”后,很快被IC卡所替代,由此也完成了自身在中國電信流通和使用消耗的歷史使命。對于一種現玩的集藏品,一方面出現了被極度炒作的情況,大量的高位套牢盤對于后市的行情演繹產生極大的制約;另一方面,2002年有關部門的回收換卡行動,標志著田村卡的使用屬性喪失,而這種本質變化,現在看來絕對是致命的,因為它表明田村卡面值的使用性已蕩然無存,變成了一種純收藏品。問題是,不少人由于原來持有的卡種深套其間,故普遍不愿意換卡,這樣更導致其存世量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減少。對此實況,參與田村卡買賣收藏的投資者和投機者都心知肚明,所以無不懼怕一旦購接了最后“一棒”的風險將是何等巨大。也因此,雖有郵票、錢幣板塊中級反彈的大好環境,又有政策上的利好,但至今跟進的投資者少之又少。
綜上所述,田村卡在銷毀庫存利好的刺激下,雖然一度出現了反彈行情,但由于自身的許多不利因素存在,不但入盟者甚少,而且因借利好出貨的氛圍“統治”著整個卡市行情的演變,致使卡市弱勢反彈快來快去。這充分證明了:田村卡的市場弱勢地位短期內將很難改變;且目前廣大市場參與者的投資理念已趨于理性化;卡市后市要真正發生變化,非得在政策推進上和市場行為本身連續出現重重的“組合拳”,才能見到實效。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田林 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