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除了《甲申年》、《桃花塢木版年畫》、《成語典故(一)》和《司馬光砸缸》采用大小版張并舉的發行模式外,《鄧穎超同志誕生一百周年》、《中國新加坡合作—蘇州工業園區成立十周年》、《孔雀》、《中國經濟技術開發區二十周年》、《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等郵票均采用單一形式的小版票規格印制。有單版式,也有多版式,多姿多彩,美不勝收。實際上這種小版票與小版張并無實質上的差別,小版票和小版張一樣,全張票都有與郵票主題相關的邊飾圖案或文字資料,版式規格小巧,郵票枚數少,信息量大,深受集郵者喜愛。
從已發行的7月份的郵票和已公布新郵預報的8、9月份新郵資料來看,今年下半年的郵票版式更加豐富多彩,7、8、9三個月先后共有10套新郵(不含個性化專用郵票)面世,這10套郵票中,除了《神話——八仙過海》只有一枚小型張外,其它9套郵票中有3套只發行一種版式,且均為8枚一版的小版票。另外6套郵票同時推出大小版兩種版式,令人驚喜的是,這6套大小版并舉的郵票中,其大版張(即版式一)均趨向小型化,枚數最多者只有16枚,少者竟與小版張不分伯仲,僅有8枚,一套郵票竟有兩套小版張,集郵者豈不高興?《奧運會從雅典到北京》“版式一”為16枚,《漆器與陶器》“版式一”為13枚,《華南虎》和《綠絨蒿》“版式一”為12枚,《人民代表大會成立五十周年》“版式一”為9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徽》“版式一”為8枚,這是自發行小版張以來,首次出現大小版全張郵票枚數相同的版式。這6套郵票“版式一”均采用與小版張有同工異曲之妙的小版票形式印制,并且是以個性突出、主題鮮明、信息量大、異彩紛呈的多版式小版票推出,這些小型化、精品化的全張票可稱為我國郵票發行與國際化接軌的典范。
在今年前9個月已發行和即將發行的11套(含贈送小版和兌獎小版)小版張中,只有8月份發行的《奧運會從雅典到北京》和《華南虎》兩套小版張(即版式二)采用多版式小版張印制,這種多版式小版張相對單版式來說,雖然面值較高,但筆者認為,采用多版式印刷的小版張,每一款小版票只表現一種事物或一個故事情節,并配有與主題相關的邊飾圖案,比生拉硬拽、以連票形式印刷成單版式的全張要更美觀大方,觀賞性更強,主題更突出。
小版票也有一定的缺憾:預訂戶在郵局買不到,要買只有去郵市高價買。既然在郵局買到的都是破版的零售票,小版票還設計邊飾做什么?
來源:中國集郵報 作者:胡雙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