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頭罵放貨公司,整整7個月不見回擊,大伙還以為公司的筆桿子死絕了,8月9日,中國足球隊大輸日本以后,終于在四達網站看到一篇署名"鄭本源"(也許是真名,也許是"正本清源"的縮寫,也即山東公司的化名也)的大作《山東省集郵公司"八仙過海"藝術印品發行始末》。文中為八仙畫片極力辯解,把炒作被套的責任推向跟風者和二鬼子,自己清白無辜,絕無貪污腐敗云云。
以下是該文的核心內容:
據了解,山東省集郵公司對這一精心栽培的藝術收藏品,在實際運作和發行過程中并沒有被前期呼聲較高所沖昏頭腦,當時他們還是采取較為謹慎、嚴肅、低調的態度來對待,早在設計印刷過程中,社會上就有人通過各種渠道,有找印刷廠的,有找各公司直接或間接的要求大量預訂,均被他們婉言拒絕,怕的就是惡意炒作,傷害一些擊鼓傳花的人,更重要的是毀了這一新生藝術印品的聲譽,影響長期發展。……盡管事先努力做了宣傳說明,但在距發行日還有十天時,郵市表現的還是極不冷靜,期貨價竟高達50元以上,高于發行價近四倍之多,這實際預示著市場上有人在做空頭,必將引起惡意炒作。……然而,在自由開放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上所呈現出的經濟現象,是不依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其一、發行部門無法制約有人做期貨,就像股市上有人要做空頭一樣;其二,凡是出售的商品就不可避免地流向已建立和開放的市場,想做投機生意的人總會千方百計地克服種種周折一定獲取他所想要的貨;其三,發行者無力也沒有必要保證大小投機者們都能賺錢。就像目前投機股市一樣。
如果沒有公司的人事前自吹和炒作,那些通過各種渠道要預訂的人從何得知有這個寶貝要發行?放貨公司一貫靠二鬼子訂期貨發財,你山東公司就沒放過貨,或許你確實改過自新從良了,但實際情況是大量的貨被放到了二級市場,被吹成了"疊影樣張"的續篇,直到有人打開封裝,才知道這種所謂新生藝術印品不過是普通的紀念張而已。如果不是民間網絡以最快的速度告誡人們停止進貨,真不知這玩意還要害多少人!如果山東公司真有心制止炒作,保護擊鼓傳花者,為何不及時在網上公布?非要等到罵聲一片,事情鬧大了再辯解?
此文中對于做期貨者的三點指責,可以說是近年來最經典的語錄,我們略添注幾字,請今后的放貨公司奉作金科玉律,抵擋那些指責集郵公司放貨與暗中控制資源并大肆炒作的人。其一、(郵政)發行部門無法制約有人做期貨,就像股市上有人要做空頭一樣;其二,凡是出售的商品(包括各種加折加價的開發郵品)就不可避免地流向已建立和開放的市場,想做投機生意的人總會千方百計地克服種種周折一定獲取他所想要的貨;其三,(新郵)發行者無力也沒有必要保證大小投機者們都能(在郵市)賺錢。就像目前投機股市一樣。
最大的投機者不是別人,就是掌握原始股的集郵公司,所有的二鬼子與跟風者都是看公司的眼色與政策行事,誰不進貢,誰不送紅包,誰就別想得到緊俏的讓利的郵品,這已是十多年來郵壇不成文的規矩,現在,"鄭本源"先生代表著山東公司的最大利益,氣急敗壞地大罵那些捅處漏子的二鬼子,說明在官商勾結的大體系中,已因為分贓不勻出現了斷鏈,這是一個極好的信號:在保烏紗帽的前提下,把不爭氣發牢騷的二鬼子拋出去做擋箭牌,要比自己頂上第一線要強得多,也說明國家郵總對于民間網站的威力沒有小視,民網對于郵政腐敗的監督作用已經日益顯現。
官不與民爭利,在新郵資源方面,暫時退避三舍,在邊緣郵品方面,還大有可為,不管網上如何叫罵,這次的偉大的"新生藝術品"八仙畫片,已經爭到了一大塊帶血的蛋糕,有本事你再叫人大代表提案吧!讓那些大小投機者們見鬼去吧!
來源:中國投資資訊網 作者:伍振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