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神話一八仙過海》小型張如期發行,一如既往的新郵炒作,完全在預料之中。全國各大郵市都以16元左右開盤,14元左右收盤,31日中午已跌至12元左右,且成交極少,如果將價格暴漲視為“八仙過海”顯神通,那么它只能同凡人一樣,行在一條高開低走的舊道上。
然而,《神話一八仙過海》小型張即將發行之時,有關《八仙過海》的樣張炒作異常熱鬧,到人們好不容易見到其尊容時,就異口同聲地說:這是紀念張!確實這就是省公司為配合《神話一八仙過海》小型張發行而印制的紀念張。紀念張居然也開出期貨價,被替公司放貨的郵商高拉到60元左右,因此,開盤后便直線下跌,據悉上海郵市已無人問津。炒作紀念張之所以冠以樣張的稱呼,盡管其具有四分色的印刷效果,但決不是國家郵政發行的郵品,顯然是想與《中國2003第十六屆亞洲國際郵票展覽》郵票的印刷疊色樣張相混淆,從而渾水摸魚獲取暴利。
炒作新郵與渾水摸魚雖然本質有所不同,但想在極短的時間內贏得暴利的目的是一致的。這種短期內聚斂巨額錢財的做法,顯然要通過一定的違規或違法行為來達到目的,炒作新郵嚴格地說,也是違法行為,我國明確規定新郵發行期內是不得高于或低于面值來銷售的。至于使用障眼法或虛假廣告來推銷郵品,更屬違規違法行為,與損害消費者權益沒什么兩樣!
炒作新郵,違規銷售郵品,雖然短期內有所獲益,但最終吃虧的還是炒作者自己,從長遠目標來說,炒作新郵,虛假銷售郵品,將會越來越沒有市場。隨著人們法制觀念的提高,集郵知識的豐富,市場經驗的積累,參與炒作新郵,高價購入非郵資票品的人將會越來越少。所謂的《八仙過海》“樣張”,人們一但看清其真正面貌,就處于無人問津的地步,這說明人們的郵識正在提高,上當受騙者已經越來越少。至于各級集郵公司更不應該參與期間,自毀前程!各級集郵公司要做培育市場的模范,因為市場對于公司來說,更顯得重要。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新郵要靠自身的價值來提升,促使它誕生的部門有責任搞好計劃生育,將高質量郵資票品提供給集郵者。參與郵市各方,都有責任維護郵市秩序,培育集郵市場,吸引越來越多的集郵者參與市場,使參與市場者都能從中獲得益處,那么這個市場才會長久地生存下去!千萬不要借助旁門左道來顯神通,這樣長期以往,將會苦海無邊!
大江南收藏 長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