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期郵市回調,整個3600平方米的集郵市場里顯得比較冷清,而且絕大多數還是郵商,令人看了心寒。據了解市場之所以如此冷清源于市場成立不久,知名度不高。外地郵商大都去了距離火車站較近的日港郵市,面對競爭,故宮郵市在交通方面處于劣勢。不過故宮郵市屬于政府創辦,這是優勢!在媒體上可以宣傳,在郵品一級市場方面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
故宮郵市樓下的小馬路兩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原來是自發的工藝品交易市場。經營的品種有字畫、仿古工藝品、古玩、舊書刊、集郵報刊、玉器、動物角制品、舊唱片、舊相機、像章等等令人目不暇接。筆者看見一幅仿真“清明上和圖”宣、紙、綢俱全,售價才40元。講講價估計30多元就能買下!
來故宮參觀的老外偶爾也來湊湊熱鬧,也許這些中國古玩在老外眼里也許是最新奇的。沈陽人賣貨比較實在,一般要價都不高,價格的水分不多。這也許是這個簡易市場吸引人的原因吧。與南方人比較沈陽人說話的口氣短促、干脆,外地人往往很懼怕,其實這是一個誤區,這也許是北方人的豪爽性格使然吧。
樓上的郵市與樓下的簡易古玩市場相比,確實冷清了不少,就連樓上的經營高檔古玩的擋口也是門庭冷落。這說明集郵市場只有貼近群眾,走進社會才是走向輝煌的唯一途徑。清文化系列活動馬上就要開始三市互動,沈陽、撫順、遼陽三地共歡,屆時經濟交流不可避免,郵市應該及時打出自己的文化天地,在清文化系列活動中占有一席之地,為集郵文化的宣傳、集郵市場的繁榮、為清文化活動的文化氛圍做出自己的貢獻!
作者:郵市快車 來源:中國集郵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