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集郵報]杜德玉 2004-8-3
如今,郵票系列化已是一個非常時尚、熱門的話題,不僅寄托了集郵者太多的情感,也成為郵票美學價值的又一體現。故此很多郵人往往用“系列”的概念和標準審視和評判每一套新郵的系列性。比如《神話——八仙過海》,作為神話,有郵人認為應歸《中國古代神話》系列;然而作為成語,歸入“成語典故”也未嘗不可。而作為傳說中的神話,又似乎與“民間傳說”不無關系。
這些認為不無道理,但卻有失簡單,顯得拘泥,判定一套郵票的系列歸屬,最根本的要看其發(fā)行目的。發(fā)行目的一致,而又確屬同一系列,就應按系列發(fā)行。反之,如果發(fā)行有特殊目的,那么即使貌似某一系列,也不可以當一個系列發(fā)行,會因混同而消弱乃至泯滅其特殊發(fā)行意義的,就如“八仙過海”,它從一個神話故事變?yōu)橐痪涑烧Z,又變成一句口頭禪,一直是中國人對積極進取和勇于競爭的形象寫照,值此改革開放、競爭日趨激烈之際,就愈加顯現其思想價值。盡管國家郵政局特別發(fā)行該小型張時不顯山露水,仍作“神話”發(fā)行,但其特殊意義是不可置疑的,而其他神話、成語和傳說則顯然不具備這樣的意義。因此,將其大張旗鼓地單獨發(fā)行而不歸入任何系列是非常必要而妥當的。
即使拋開特殊發(fā)行目的,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可以簡單歸屬!栋讼蛇^海》雖為神話,卻不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盤古開天等那樣的神話,《中國古代神話》代表了中國原始文明,其中盤古、女媧、后羿、夸父等更是被當成中華人文始祖,而《八仙過!凡贿^是元代才形成的神話,不可與之相提并論。
綜合性系列的“系列”名稱有的很嚴謹,如“中國現代科學家”就界限分明。有的則比較寬泛,如“民間傳說”就涵蓋面極廣,但實際上其選題內容和風格卻多是單一的和特定的,所以“民間傳說”系列就成了愛情神話的專題,形成了特定的審美性。而“中國古代神話”要出續(xù)集,也只能選擇諸如倉頡造字、神農嘗百草、黃帝伐蚩尤、共工怒觸不周山、大禹治水以及燧人氏鉆木取火等關于中國原始文明和人文始祖的內容。如果將后世創(chuàng)造的“八仙過海”、“鐘馗捉鬼”、“神筆馬良”之類也列入其中,那就會因“品級”的巨大差異而顯得不倫不類了。郵票系列化的藝術實踐證明,綜合性系列的這種選題內容的單一性和特定性有利于形成其鮮明的藝術風格和獨具的藝術魅力,是頗受集郵者歡迎的,因而對不符合“系列”特定內容和風格的選題,最好是另起爐灶。另外,“成語典故”系列最好是貶義的一組、褒義的一組,將會更顯出我國成語的博大精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