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歷過牛市熊市的人都知道:熊市只有投機新品一條路可走,而牛市則應以投資老的、次新的品種為主要選擇。
今年初,鄧穎超開盤在20元附近。其時,毛澤東、青銅器等次新03小版的價格均在十來元左右 。但是, 一段時間過去了,03小版大都翻番若干倍,鄧穎超卻仍然在開盤價附近徘徊。最后,當青銅器到達70元高位時,鄧穎超才象征性地補漲了一點。所以,這撥行情應該是給予熱衷炒新一簇一貼清醒劑了的。
六月開始的這又一波仍然在進行中的行情。以楊柳青與司馬光為例。兩者發(fā)行數(shù)量都是九十余萬,一個是民間藝術,一個是傳統(tǒng)文化典故,題材意義也差不多。最低,司馬光24元附近,楊柳青17元附近。其時,我預計將來兩者的價格必然趨于相近,F(xiàn)在,楊柳青36元,司馬光38元。已經(jīng)清楚地說明了當初投資品種選擇的孰優(yōu)孰劣了。
前不久,所謂奧運片上市,姑且不論其是否偽劣郵品,僅憑其是屬于新品這一點,就知道其前景必然不妙,F(xiàn)在,事實已經(jīng)明了了,足球與“奧運片”那時侯都什么價格,現(xiàn)在又都是什么價格。
最近,又有空方在叫囂8、9、10月新郵的如何如何地多,題材又是如何如何地優(yōu)秀,設計又是如何如何地好。似乎,又到了大家炒新棄舊,進行猴子掰包谷的比賽的時候。但是,如上所述的緣故,這些空頭與投機者完全喪失了對今年行情的孰牛孰熊的最基本的前提的判斷能力。
從發(fā)行主體方面來說,最近JP亞足等新郵的超大量發(fā)行,而終于使炒新難以成局,也是給予陷于熊市的固定思維里面的人們一種警醒的呀。
所以說,牛市不注重炒新,也不懼怕新郵----大不了,姑且將其涼至一邊。牛市是一個以注重投資理念,重在發(fā)掘老的、次新的績優(yōu)品種的市場。如果連這樣一個基本問題沒有搞清楚,我敢于斷定:一場牛市過去,一些投機者必然毫無所得,甚至反而處于虧損狀態(tài)。
來源:中國郵幣卡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