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東方鶴
建國以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新中國郵票在國人心中的地位是極高的,特別是85年后郵票的投資價值被發現,收藏郵票成為一種時尚,91年高潮后郵票的投資地位得以確立,以貨幣交易為主的郵票市場如雨后春筍般在全國興起。97年狂潮之后,以劉立清先生為代表的原國家郵政局班子,錯誤的判斷形勢,盲目的在發行數量和系列種類上實行雙向擴容,致使郵市發生雪崩;盲目的下達不切合實際的超高收入指標,致使屬下為了活命變著法子撈錢肥自己腰包 ;盲目的聽任下屬部門的主張,縱容下屬不計成本的向二級市場拋售,致使打折票遍野;盲目的采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庸醫策略,開國際郵票發行領域之先河,這就是大小版同步發行的政策,致使新中國郵票價格體系被擊毀,發行數年數十年的老郵品價格創面市后的新低。
以劉安東先生為首的新一屆郵政局黨組,撥亂反正,從郵政自身抓起,著力營造郵票市場良好的投資氛圍,當前政策對郵市扶持的力度是空前的,可以樂見一輪波瀾壯闊的超級行情正在孕育中。在此機遇面前,每一個有意于此項投資活動的朋友,應當看清大勢,根據各自所好,擇優建倉,坐待收獲。筆者首推小版張(僅指正宗小版張),關于此板塊的投資價值大家可參閱拙作“03小版定成郵壇巨無霸”。但由于投資者的喜好不同,投資的理念也存在差別,大家不可能都去投資小版張,而各板塊的投資價值也已凸顯,為給大家多一種參考意見,筆者將對票張封片等各板塊的投資價值及績優品種簡略評述,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小型張
自從郵票作為一個資金投資的渠道以來,小型張的投資價值可以說是獨占鰲頭,歷次郵市高潮之中,小型張可說是獨領風騷,因而有“郵市風向標”之稱,雖然自編年票發行以來,由于當局無節制的天量發行,敗壞了其美譽,但其雄厚的群眾集藏基礎,注定其在新一輪大行情中仍會有不俗的表現。對純集郵愛好者來說現在正是拾遺補缺的良機。
當今的郵票投資者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投資型,另一類為投機型,前者重勢,走的是一種中長線投資的路子;后者重時,走的是一種短線炒作的路子。對于小型張板塊而言,投資型郵人下列品種值得關注:
1、J43四運會、J45國徽二枚型張發行量在20萬枚,受票幅等因素影響,發行后一直未能引起郵界重視,目前一對價格僅為450元, 與同期其他等量張比較價位極低,其潛質有待發掘。
2、T28奔馬、T29工藝美術、T31拱橋、T37山茶花、T38萬里長城、T44齊白石、T54荷花等發行量均在25萬枚以下,市價在550元~1000元之間,與其自身應有價值不符,可適度吸納并長期持有。
3、T74遼代彩塑、T79益鳥二枚型張前者發行量82萬,后者101萬,其存世量最多不會突破60~80萬,無論從選題、設計、印刷等諸方面與同期同類張比較均不遜色,現市價僅90元左右,從前幾次高潮的表現來看,此時介入當會笑看明天。
此外對J103二十三屆奧運會、J135二郵、,1162孔子、J163國慶、J172亞運全張、J176西藏、T72藥物二組、T106熊貓、TllO白鵪、T122編鐘、T129蘭花、T144西湖、T151銅車馬、T164山莊等逢低可適量建倉。
投機型郵人首先應當在編年小型張板塊選取投資品種,歷史的經驗表明,每一輪超級行情中獲利最大的黑馬總是在高潮后發行的新品種中產生的,而編年小型張板塊中確有不少品種兼具了黑馬的特征,筆者以為:
1、投資與投機皆宜的品種有:古塔、寶鼎無齒、奧運會兩枚張、君子蘭、聊齋一、武當山、青藏鐵路、大足石刻、兜蘭、百合花、樂山大佛等.既有長期投資的品質優勢,又有短期炒作的暴利潛質。
2、從短線角度來看,發行量在1500萬左右的打折張和03年以后發行的縮量品種應當是選取目標的第一梯隊,其它打折張為第二梯隊,前者有低量信息支撐,后者有政策面的強烈支持,將是型張板塊爆發的主體。
總之,全部小型張即使按現有市價吸納,其投資風險也極低而獲利巳成必然,分類選擇投資只是為了力求獲取最大回報而巳,投資人士完全可以根據自身判斷和喜好,大膽吸納并長期持有,回報必然豐厚。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其余待續)
來源:中國投資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