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策方面:
股市年初有國務院九條意見出臺,但隨著宏觀調控開始,政策已經不支持做多;
郵票市場則利好不斷,30位人大代表的提案、國郵406號文出臺、央視和其他傳媒的廣泛曝光,對郵市的發展影響深遠;
2.發行方面:
自從深圳正式開辦中小企業板以后,股票擴容的步子邁得更大,發審會開會的頻繁程度創歷史記錄,新股上市也是破歷史記錄,市場失血嚴重;
郵市經歷7年下跌,發行量連續萎縮,例如:型張系列,由97年香港回歸M的5771萬到98、99年的3000萬左右再到00年的不足2000萬,01年更加減量到1450-1700萬之間,02年在1200萬,03年更加突破1000萬,在920萬左右,投資價值凸現;
3.發行價格與市場定位:
我國股票市場的平均市盈率超過30%,比起外國或者香港股市十倍左右的市盈率,基本上沒有投資價值可言,有的只是投機,從源頭說起,一般新發行股票,將公司的所謂凈資產作估價,然后在20倍市盈率推出市場,定位一般在30倍以上,離凈資產值非常遠,
而新郵則不同,基本上按照面值(郵票凈資產)溢價一定的比例推出市場,很多還是按面值推出市場,其中97、99年的金箔張只是極其個別的例外,投資價值極高,隨著406號文的推出以及將來允許特快貼郵票,郵票的面值----也就是郵政承諾提供的服務價值將真正得到體現,更有為數不少的品種還處于面值的八折、五折甚至兩折以下,相對于股票而言,與跌破凈資產何異?
4.投資對象的穩定性:
由于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項法律、法規、規范遠未成熟,上市公司經營的不確定性就毫不奇怪,今年每股一元的盈利,明年可能就只有5分錢!令投資者無所適從,過往的例子多不勝數,
郵市的投資對象相對單一、客觀,感性認知方便。
5.量價關系:
在我國,股票市場的某上市公司股票的股本一般會因為送配股或拆細而不斷擴大,因不斷圈錢的需要,幾無公司愿意自動縮股,所以,就算是再好的公司,經過不斷擴充股本,加上行業發展的周期性,收益與股價難以維持在高水平,
郵票則剛好相反,對于某一品種,時間越長,存世量必然越來越少,這是客觀的規律,物以稀為貴,長期上揚成為必然;
6.分紅與送股
有人說,股票有分紅、送股,而郵票沒有。對,是這樣,不過,過不了多久,郵票也將有分紅、送股了,指的是即將每年推出的郵票調價表,將其比喻為郵票市場一年一度的分紅方案,一點都不過分,該方案還有優點:光分紅,不擴股,比股票好得多;
7.發展歷史與現狀
股票市場從試驗場----為國企改革服務--國民經濟的晴雨表,走過了輝煌時期,市場再也不會有兩元不到的瓊民源,6塊不到的四川長虹!有得只是平庸。!個人認為,在國有股、法人股流通問題沒有徹底解決以前,中國股市不具備大的上升空間;
郵票市場經過了七年的漫漫熊途,涌現了一大批“劉X清”之流的郵政腐敗分子,將郵票市場擠壓得面目全非,正因為如此,具有中國特色的打折品種才會遍地開花,為我們的投資人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只管閉眼買進,傻子都能賺大錢!打折品種向面值的回歸征程不會改變!相信過不了多久,“打折”一詞將在郵票市場上永遠消失!在所有打折品種回歸到面值以前,郵市的上升都屬于恢復性上升,真正的大牛市還沒有開始!現在買進題材豐富的低價、打折郵品,與當年買進兩塊的瓊民源,6塊不到的四川長虹何異?
8.投資者和交易制度
股票市場的參與者無疑是郵市所不能比擬的,它的無紙化交易方式、即時行情的買賣揭示都是郵票交易所難以做到的,這也是郵票市場最大的缺點。
綜上所述,觀點只有一個:目前的郵票市場在管理層的認識徹底改變之后,正在運行著“V”型反轉,正如王大師說的:5年走牛不是夢!而股市方面,在國有股、法人股流通問題沒有徹底解決以前,不具備大的上升空間。
結論:投資首選----郵票市場。!
作者:WYS 來源:中國投資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