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服從內容---2005年紀特郵票斷想 馬會良
斷想一、對于2005年新郵“均以一個版式發行”的政策,用傳統的“版式一”、“版式二”的概念來理解,就是取消了“版式一”,只發行‘.版式二”。2003年、2004年、2005年三個年頭,對于版式的發行是一年一探索,一年一變動。這表明,郵票版式的發行政策將會一年年成熟起來.
斷想二、《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將設計成單圖的多版式。對此,建議用“反映將軍一生歷程”的指導思想來設計郵票和邊飾。比如邊飾在內容匕可選取各位大將的童年、走上革命道路、主要活動等方面的若干片斷,形式上可設計成一幅幅“郵票”,邊紙圖風格可與票圖一致,也可與票圖形成反差(票圖用照片,邊紙圖用白描;票圖用彩色,邊紙圖用單色)。另外,建議小全張與全張票大小一致、成套。
斷想三、《楊家埠木版年畫》不必發行小全張。該套郵票共4個圖,想必全張票是設計成單版式的,4個圖都在一個全張票上,是“全”的。如果再另外發行個小全張,有些重復。沒必要照搬前一年的做法。
斷想四、小型張可否設計到全張中去?將小型張設計進全張票,對于收集全張票的集郵者來說,不過是全張票里有“小圖”、“大圖”罷了,而這樣的設計便利了收藏。一套票只是一圖小型張的,如“十運會”,作成“四方連”的形式,其大小與全張票相當,訂全張票者配“一版”四枚小型張,達到便利收藏的效果。
斷想五、單版式全張票,各枚不同圖郵票印在一個全張上。如果各圖面值不一,對于郵政窗口用票就不夠方便。最好改成同一套票內面值統一,或者都是80分,或者都是3元。
中國集郵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