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打折已成為一種習慣 寶 木 |
發布日期:2004-12-25 9:28: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當打折已成為一種習慣 寶 木
12月初的郵市,當人們在為年票貨源即將出籠而提心吊膽之際,市場上的新郵卻一反常態地出現了反彈走勢。雖然此次的急先鋒并非2004年的新郵,而是2003年小版張板塊,但畢竟投資者會愛屋及烏地將眼光投向今年發行的新郵。至少從12月10日開始,因2003年小版張中的低檔品種價格不斷上揚,令不少新郵品種的價格相形見絀,因此跟風而升的趨勢若隱若現,如此前一階段人人自危的年底低迷市道,忽然又呈柳暗花明之勢。
必須承認,今年的新郵在上半年的開局應該不錯,絕大多數市場人士都認為2004年全年新郵不僅不會打折,而且還存在著盈利1至2成左右的空間。但是6月底出臺的銷毀30億枚編年郵票特大利好,雖然消滅了歇夏期低迷的桎梏,卻也透支了秋季行情的市場能量,因此當10月中旬大量新郵紛紛跳水之際,許多人猛然發現2004年的全年郵票,依然存在著跌破售價的威脅。至于這種威脅的存在;最感到受傷害的無疑是手握大量票源的一級市場,至少打折拋售不利于消滅全年郵票不打折的承諾,同時也會減少收入,更會影響到拋售的節奏,因此如何在短時間內扭轉這種不利局面,是拋售年票的決策者們需要當機立斷的頭等大事。
與2003年相比,今年的新郵沒有了如《抗擊非典》小版票那樣可以控制貨源的筋票,因此也無法形成去年那種依靠一二套郵票提升價格的四兩撥千斤機會,于是通過局部行情來帶動部分新郵價格的穩定乃至小幅攀升,也就可以令年票的市價趨于平衡。考慮到小型張板塊的沉淪,即使今年面值下降到6元,市場投資者依然興趣索然,因此依靠此板塊來提振市價根本就不現實,所以這個板塊在近期的反彈中默默無聞也合情合理。由此將目光鎖定至小版票或全張票上成為了必然選擇,至少去年底的《抗擊非典》小版票由20多元成功運作到近400多元,給了決策者的啟迪是不言而喻的,因此12月初的市場上,《雞血石印》、《鄧小平》小版票和《猴年》全張票的攀升就不奇怪了,鑒于這三種郵票的市價溢幅均不低,分別超過了面值的1.8倍、2.4倍和1.7倍,而《清明上河圖》小版票繼續穩定在17元附近,就同樣能夠貢獻1倍的市值,且因為《清明上河圖》小版票的市值較大,影響更加的直接。僅這4種郵票的溢幅,即可提升全年郵票的18元市價,幾乎彌補了其他接近15%的打折幅度,形成略超全年售價的狀況。
通過上述的分析,郵人就可以理解1I月底以來的市場上,為什么2004年小版票的表現強于小版張的原因,而且上述4個品種的成交量也明顯大于其他新郵,特別是《雞血石印》和《清明上河圖》小版票一直在市場上有市道資金關照,畢竟兩者的價格影響超過13.5元,是需要關照的重中之重。可以看出,以局部品種的穩定來影響全年郵票價格的穩定,已成為了今年的年票拋售基調,在年票沒有完全出籠之際,相信這種局面會延續下去,而略高于面值的年票,自然會受到承接者的青睞,銷售年票的任務也就不會變得十分艱巨。至于年票出籠后,這些郵票的市場表現,就不是放貨者感興趣的事,因為2005年的新郵又接踵而至,需要關照的就是新的一年郵票在市場上的表現了。
問題是,現在的市場投資者已學乖了不少,如此雕蟲小技自然瞞不過久經沙場的市場人士,于是在年票價格剛剛攀升到118元后,市場的承接盤變得非常萎縮,拋售不暢。面對如此情形,加之年底日益臨近,部分郵政企業終于按捺不住了,從12月15日開始,市場的走勢發生了轉變,大量新郵已源源不斷地入市,其中《清明上河圖》小版票、《猴年》贈送小版張、《隸書》小版張和《猴年》全張票的紛紛破位下滑,預示著年底新一輪的拋壓影響真正出現,而2004全年郵票的價格也無奈跌破了116.8元的面值,而下挫到115元,年票的跌價依然如故。
事實上,目前的這種市場格局,早就如廣大市場投資者所預料,盡管在12月上旬市場上出現了一波反彈小插曲,但終究還是無法改變年票弱勢的命運,也釀成了今年郵市年底頹萎的基調。從這一點看,管理層對新郵的調控遠遠沒有成功,至少年初要消滅打折票的目標尚未實現。如故,僅僅依靠年底突擊式的去拉部分新郵來造行情,那么這種方式也未免過于輕率,即使救得了年底的年票價格,難道也能夠讓此價格延續到明年嗎?
現在的市場投資者都知道年底的市場會面臨哪些困難,也可以從全年市場貨源涌出量不多的情況推斷,至少2004年票的拋售量不會少于去年,現在用調控節奏方式來拋售,只是延緩低迷時刻的到來。投資者和集藏者只要看一下2003年票的目前價格(依然打折),相信也就可以清楚認識到,年底市場的命運同樣不會好到什么地方去了。
大江南收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