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源越多建倉時機越成熟 許明罡
不出廣大投資者所料,伴隨著年底小版張板塊的價格整體上移,市場貨源也逐漸呈現出增多的趨勢,其中既有各級公司數量比較可觀的放貨,也有趁著價高意欲了結的獲利盤,總之,不管出于何種原因的放貨,其目的只有一個——經濟利益。而隨著放貨熱潮的逐漸升溫,大家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年末郵市“收官”的急促。
一、有計劃地控制貨源使得市場出現矛盾心態
許多投資者根據往年的慣例,希望在年底放貨浪潮出現、郵品價格大幅回落、投資風險有所減弱的情況下實施建倉,為來年的郵市“戰斗”搶得先機,因此事先都作了積極的準備,但是近一階段郵品價格特別是作為市場主力的03、04年小版張價格居高不下,倒多少打亂了許多投資者的計劃,在經驗與現實的強烈反差下,許多投資者出現了抉擇上的迷惘,無形之手有計劃地對市場貨源加以控制的意圖若隱若現,讓人摸不準市場的脈搏,在這樣的情況下,投資者介入的決心和信心就有所動搖,甚至有少數投資者寄希望于年底郵市能夠一反常態地為大家帶來驚喜,創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格局,為明年郵市的升溫奠定基礎,這一部分投資者的比例雖然不高,但至少反映出市場各方矛盾而復雜的心態。
二、郵市年底形態依然未出現根本性的改觀
不過,隨著貨源在市場中的逐步出現,大家對市場走向的猶豫與觀望心理逐漸回復常態,而少數投資者的熱切期望也幾乎可以說是被徹底打消了,因為雖然在年底郵市中出現了短暫的強勁走勢,但目前又再次被“打回原形”,由于影響市場的各方面因素并沒有出現積極而重大的轉變,支撐郵市的各方面條件沒有根本性的變化,因此郵市短期的強勁走勢說到底只能證明現在控盤者的手法已越來越隱蔽而高明,對放貨時機的處理比以前有了經驗,放棄了以往“集中轟炸”的毀滅性手法,而改為拉高逐步出貨的易于蒙蔽市場的方法。但是,不管采用何種手法,其根本點并沒有變,那就是要搶在年底和新年之前放出存貨,回籠資金或轉換方向,而對于市場來說,年底依然要面臨著難以估量的資金收縮的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很難維持高位行情繼續向縱深發展的。況且從目前的情況來分析,新郵預訂的結束占用了相當一部分市場資金,而緊接著將于明年1月5日發行的雞年生肖郵票又必然會成為市場各方關注的焦點,剩余資金的大規模轉向勢在必然,綜合各方面的情況分析,放貨的浪潮有可能在近期繼續升高,甚至有可能出現最高峰,郵品價格在這樣的沖擊下是否能支撐得住,恐怕很不樂觀,總而言之,今年年底的郵市形態依然未出現根本性的改觀。
三、貨源的逐漸放大有利于投資者建倉
不過,貨源的放量從投資者的角度而言卻并非壞事,相信由于前期郵品價格高企,許多投資者手中的資金并沒有真正轉化為建倉的成本,手握資金靜觀待變可能是絕大部分投資者目前的真實寫照,這也就意味著郵市一旦在貨源的沖擊下走向低潮,那么投資者應該有一定的建倉資本與建倉機會。
而貨源的逐漸放量對投資的有利之處在于:一是可以使投資者加深對郵市現實狀況的了解,對市場的潛在威脅有比較直觀的認識,從而在具體運作中能夠比較準確地判斷形勢,規避風險,把握機會,也可以使一些對年底郵市抱著不切實際幻想的投資者盡快清醒;二是貨源的逐漸放量可以使郵品的真實價值真正得以體現,不斷的放貨肯定會使市場供求關系向著真實的狀況轉變,從而有助于投資者真切地把握郵品的投資價值,為投資決策提供可靠的參考;三是貨源的逐漸放量可以有效地釋放投資風險,在貨源的沖擊下,郵品價值的真實再現,最大的結果就是郵品價格逐漸回歸、趨于合理,隨著貨源的逐步增加,郵品價格的不斷回落,投資的風險也就能隨之有效釋放,為投資者參與其中減少了一份擔憂、增加了一份安全感,同時也能有效地攤低建倉成本,為投資爭取最大的回報;四是貨源的充分放量可以為明年郵市運行減輕壓力,貨源放得越多,潛在的貨源沖擊威脅就越少,所謂“晚放不如早放”,即是說放貨雖然會造成市場短時期內的震蕩,但如果貨源釋放得比較早又比較充分的話,那么市場所面對的潛在風險就越小,也就能使明年郵市的整體運行減少幾分干擾與障礙。
因此,總體來說,貨源的放大雖然對市場并不見得是件好事,不過對投資者年底建倉還是有一定潛在的幫助的,貨源釋放得越充分、越快速,投資者建倉的時機就越發成熟.
大江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