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走向,我的理解(許少榮) |
發布日期:2004-12-9 17:4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通貨膨脹走向,我的理解(許少榮)[日期:2004-12-8]來源:中國投資資訊網 作者:許少榮[字體:大 中 小] 在一場美元下跌的輪番競賽里,趨勢已經形成。對于明年的通貨膨脹走向,是我們宏觀判斷郵票市場走向的一個重要的參照物。
在美國雙赤高企下(指財政赤字和經常項目赤字),美元的下跌,會引起什么后果?
一,黃金價格持續走高,由于對美元的不信任,已經弱化的儲備--黃金,又再充當重要儲備的工具,如果中美因為臺灣的問題起爭端,歐元和黃金的儲備角色會更加重要,而黃金的持續走高,對收藏品無疑一個正面利好。
二,全球的通貨膨脹會在美元區和與美元掛鉤的地區如中國和中國香港保持比較高的水平,大家知道,國際原材料今年的走高,兩大因素起重要作用,即美元匯價的貶值和中國國內經濟的強勁需求,特別是美元的貶值,與原材料的上漲的互成翹翹板作用,只要美元貶值的預期和動力存在,原材料的上漲就一定有內在的動力。在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地增長下,個別原材料不排除會突然大幅度上漲。而糧食我們看到的事實是有走平的跡象,這是因為美國是世界最大糧食生產國,對糧食有定價權,所以以美元計價谷物價格上漲的基礎相對來說比較弱。而石油生產國大部分在中東,鐵礦在澳大利亞、印度和巴西,有色金屬在中國、澳大利亞和俄羅斯,這些重要原材料都會因為咱們國家的經濟增長和美元貶值而存在繼續的上漲壓力。
國內經濟政策對通貨膨脹的影響
一,貨幣供應和人民幣升值,在保持經濟增長7-8%的條件下,貨幣供應假設央行增長設定為15%左右(通貨膨脹率加經濟增長率),貨幣供應對通貨膨脹是溫和的。但在人民幣升值方面,本來人民幣大幅度升值能抵消和壓抑原材料上漲,但由于擔心類似日本因為廣場協議后長達20多年的經濟呆滯,所以人民幣的升貶值幅度與美元的比率最多在現價上5%,而且波幅不是單向而是雙向的,這就造成了通過人民幣升值而壓抑通貨膨脹的辦法不可行。而人民幣不能大幅度升值,會使得國際游資不肯善罷甘休,這就使得央行的對沖手段面臨很大的考驗,另一個政策工具提高利息可能引來更多的國際游資,也是很矛盾的選擇,為了對付升值的預期,適當的通貨膨脹是抵消大幅度升值的一個辦法,從這個角度看,通貨膨脹大幅度回落的可能性不大。
二,國內煤電水壓力和工資的是否提高對通貨膨脹走向有啟示作用,大家知道,中國的發電量,以煤炭為燃料的在70%以上,為了解決電力短缺的矛盾,各地在大興土木建電廠,這樣的后果是加劇了煤炭的緊張,由于電煤價格和普通煤存在價格大差距,如果一旦理平,各地區的加電價風肯定風起云涌,而為了壓抑安全事故,提高煤價來強化高科技投資以減少安全事故又是必然的,而且環境保護的壓力也很大,價格的杠桿作用對節約能源又是我們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同樣道理,水的加價在發改委今年通知過期后,明年也是各地提價的目標;過去幾年,公務員和高級技術人材的工資已經得到很大提高,從今年開始,普通勞動力面臨的短缺,到現在還沒解決問題,核心就是要提高工資,而這個面太廣了,對通貨膨脹會有助燃作用。
綜上,明年的通貨膨脹走向,不會走低,則對收藏品市場,是個偏好的宏觀面。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4-12-9 17:47:52編輯過][/color][/align]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