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市場脈搏 進行理性投資 周鳳遲 |
發布日期:2004-11-30 10:32: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把握市場脈搏 進行理性投資 周鳳遲
“國旗國徽”不干膠小版張卡書自上市以來就呈現一種連續大幅震蕩下挫的運行態勢,它從一個側面已向投資者發出這樣一個強烈的信號:市場已是嚴重缺乏激情。市場是否存在主流熱點以及成交量能否配合,往往是投資者判斷行情能否延續的兩大決定因素。觀察今年市場運行特點不難發現,只有在上半年有主流熱點存在,并且成交量的配合程度也不錯;然而,這種情況卻在下半年發生了十分顯著的變化,主流熱點不復存在,成交量更是連續急劇萎縮,即使有銷毀30多億庫存郵票的重大利好出臺,也未能改變市場原有的運行格局。“奧運會”、“鄧小平”、“國旗國徽”等小版張都曾在下半年的反彈行情中扮演過重要的角色,可現在你再回過頭來看看其價格,著實令人心酸,“國旗國徽”不干膠小版張卡書可以說是投資者本年度最后的一種期待,但是這種期待也隨著價格的連續大幅跳水而破滅,2004年小版張上市以來基本呈現一種價格定位逐步趨于合理的狀態,“奧運會”小版張上市之時已降至27元附近,應當說這是一種更加理性的現象。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注意到,正是這種更加理性的現象,導致投資者對行情走勢的判斷出現較大的失誤,認為行情調整的力度已基本到位或是正在到位,正是基于這種判斷才不肯斬倉出局,但實上卻是形成深度套牢盤。
近期在“國旗國徽”不干膠小版卡書上進行博弈的投資者,恐怕都有著酸楚的體會。依筆者的愚見,投資者決定參與某個品種的博弈時,對市場運行趨勢的判斷才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價格僅處在從屬的地位。市場運行趨勢一旦發生改變,投資者無論面對多么價格低廉的品種都應堅決回避,因為在這種狀況下,價格的下跌往往是深不可測的。投資者雖然無法戰勝市場,但卻可以完全順從市場,從而適應市場的千變萬化,將主動權盡可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尤為重要的是在關鍵時刻手中握有足夠的現金,而不是一大堆套牢的籌碼。
自從“甲申年”大小版張、“亞展”加字張等市場中原有的核心品種,在資金不斷撤離的要壓下,其在市場中已完全失寵,這是市場發生變盤的一個極其重要的信號,但是許多投資者對市場仍抱有不少不切合實際的幻想,對利好政策的期待就是最為突出的表現之一,而正是這種期待斷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掐指算來,今年除了銷毀些庫存郵票外,并沒有什么具有實質性利好措施推向市場;但是,就是有某些自以為聰明的投資者將不是利好的利好,大肆渲染,似乎其對市場的認識比任何人都要深刻,而市場運行的實際格局,又證明其對市場的認識是那么的膚淺。“甲申年”大小版張、“亞展”加字張等品種行情缺失之后,市場熱點就難以有效持續地擴散與會傳導開來,盡管“毛澤東”、“青銅器”、“鄧小平”、“國旗國徽”等小版張曾一度釋放出賺錢效應,但市場長期低迷下,因追漲屢屢被套的投資者已經沒有了跟風的熱情,“賺錢”效應無法在市場中遍地開花,而熱點只能是曇花一現,特別是2004年小版張從整體上的大幅回調,更是令許多投資者不得不選擇了離場觀望。沒有持續性的行情熱點,市場也就沒有了參與價值。市場的連續乏力是市場價格結構調整的使然,而價格結構調整的實質是新老品種兩大版塊價值處在交替的過程中,市場受到影響而產生震蕩波動是難以避免的。問題的關鍵是,在這震蕩過程中投資者如何規避近在眼前的風險。依筆者的愚見,世界上沒有救世主,只有靠自己。如何靠自己呢?首先是認清當前市場運行的趨勢是什么,就是空方已占有明顯的優勢。應該說,當前的空方發動打壓行情是有基礎的,政策上的真空,資金的匱乏自不待言,2004年小版張價格上的泡沫并未被擠掉,做空動能仍在釋放之中。其次是央行加息和市場對持續升息周期到來的預期,早已打亂了投資者原有的投資計劃,在這樣的背景下,資金流入市場的量必將被大幅壓縮,這就造成市場熱點缺乏持久性,板塊效應難以顯現,而市場中早已看不到什么板塊效應,任何品種的炒作只能是以失敗告終。最后則是市場運行的拐點尚未出現,它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抑制了各路資金進場的積極性與參與性,也就是說現在采取買入持有的策略,在今后一段時間內難以保持較大的成功概率,等真正意義上的拐點出現時再行動不遲。至于拐點何時出現,恐怕只有等到明年了,但這期間仍有短線機會,但把握起來的難度預計會較大,觀望仍為上策。
信息早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