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位小版系列 是牛市的先決條件
我是—個集郵者,也是—個郵票市場的投資者。隨著市場長時間的低迷,我也在不斷地思考中國郵票市場的—些問題,但—直都沒能理清思路。上周我碰到一個外國人,跟他簡單地聊了幾句話,卻使我恍然大悟。讓我們來看看外國人眼中的中國郵票和中國郵票市場,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上周六下午,我在大鐘寺市場的—個攤位坐著,這時來了一個外國人,一看就是—個外國集郵者。他今天來是想買中國的第三輪生肖“猴票”的。他讓翻譯間“猴票”的價格,郵商報價:小版28元,大版44元。老外很奇怪,他問“為什么同樣的郵票價格不同呢?” 商家解釋說“大小版的版式不同,所以價格不同!”外國朋友很奇怪:明明同樣的郵票,為什么版式不同,價格就不一樣呢?我聽了外國朋友的話,感觸頗深。長久以來,我一直觀察“小版”系列,但始終沒能找到一個值得投資的品種,卻不知是什么原因。現在終于領悟到了,其實我們投資的是郵票,而不是“版式”。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任何炒作都炒的是概念,之所以能成為概念,它至少應該具備一種獨特性,沒有獨特性,也就沒有炒作的價值了。想想當年的WTO,今天的“抗擊非典”,都被炒作過,雖然都是小版,雖然都是特字系列,但理念卻截然不同。在2001年,WTO是僅有的幾個小版之一,成為了市場追逐的熱點,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新理念、新概念的代表。而2004年,“抗擊非典”卻是因為在大小版并存的背景下,它是僅有的幾個單—版式的品種,因此又成為了市場的熱點。如今的小版是你有、我有、全都有,所以不具有獨特性,因此,盡管有比較小的印刷量,也難成為市場的熱點。從集郵的角度上講,小版也并不是—文不值,他類以于“四方連”,確實比單枚票、大版票要珍貴—些,但也遠遠不能使其價格與發行40到50萬枚的小型張相提并論。合理定價小版系列,是集郵觀念與炒作觀念的碰撞。我相信,最終勝出的必然是本質的東西。
談了這么多,其實歸結起來就是要把我們的注意力放在郵票本身,挖掘它的投資價值。任何市場的炒作都是—種新理念的重新定位,因此,我們如果期望有一個大的行情發生,那我們必須重新給小版—個市場定位,樹立—個新的理念。只有這樣,牛市才有生存和成長的土壤。放棄市場一些急功近利的投資理念,重新回到集郵的角度進行投資。總之,簡單的才是有效的,相信本著這一理念,您一定能得到非常好的投資回報。□ 史博嘉 信息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