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淡淡才是真[日期:2004-11-21]來源:集郵報 作者:李茂長[字體:大 中 小] 新郵預訂已在全國各地全面展開,有些集郵媒體報道2005年預訂情況時,透露出一絲無奈,那語調似乎總感到沒有往年那樣火爆。但筆者認為,從最近的新郵預訂情況看,可以說是非常正常的。以南京市為例,各基層郵協的新郵預訂已經提前完成。不少基層郵協的預訂數量與去年持平,還有相當一部分郵協則比去年微幅增加。新郵預訂與集郵活動的實際情況是相符合的。社會的預訂量因為沒有結束,現在過早下結論是不合適的。有一句話“平平淡淡才是真”,用于新郵預訂與當前郵市似乎是很合適的。
郵市冷落不好,火爆也未必正常。通過2005年的新郵預訂預測明年的郵市走向,目前看還為時過早。如果仔細分析最近10多年來的新郵預訂與當年的郵市現狀,人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逆反效應”現象。就是人們都認為明年郵市會非常好時,預訂新郵十分積極時,結果正好相反,明年新郵走勢卻不能令人滿意。而就在人們認為明年郵市將走向冷落,從而影響人們的新郵預訂熱情時,結果明年的郵市卻迎來一片光明。其原因,其實很簡單。人們都認為好,預訂量就大,發行量也隨之增大,結果是市場沒有人們預想的那樣好。人們都認為明年郵市不好,則導致預訂量下降,隨之發行量也下降,結果郵市的走勢比人們預想的要好。這種逆反效應也是否極泰來的另一種版本,是郵市冷熱的交替現象原因所在。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許多郵市預測文章具有普遍的不準確性,因為大家都說好時,預示著郵市冷落即將開始。所以有人說,行情在絕望中產生,這里很有哲理的。
當然,從明年新郵發行政策看,版式全部為小版化,發行量則保持今年的水平。但事實上,這只是一個基本政策思路。發行量向來都是動態變化的。每一年中的各套郵票發行量也可能會相差許多。這可從以往的數據中得到證明。大量事實證明,市場特別冷時,郵票發行的數量就會適當減少,而市場需求增加,郵市轉暖時,發行量就會適當增加。這對郵市運行起到的是逆向調節的作用。這也是符合市場規律的。
因此,從上述觀點看,目前的新郵預訂和市場表現都表明集郵市場正從浮躁走向理智。那種總是期望集郵市場像1997年那樣的火爆心態也會隨著郵市日趨平淡變得淡漠。收藏作為一種文化,更大的程度上是滿足收藏者的娛樂需求。至于增值,一套年票增值幅度對一位普通集郵者而言,對于具有正常收入的集郵者而言,真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如果人們和集郵媒體更為關注集郵活動本身,大力推動集郵活動的開展,可以預言,郵市的未來就一定會更好。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4-11-21 20:02:54編輯過][/color][/al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