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版式小版票在逐漸升溫
來源:大江南收藏 作者:寶木
單版式小版票是指僅一種郵局全張且內含郵票枚數不超過10枚的單版郵票開張,其特點是全套郵票印制在一個版式上。因此這種小版票與小版張的最大區別就是只有一種郵局全張,而小版張除了自身的郵局全張外,尚有版張內含郵票枚數更多的全張票,屬于一種郵票兩個版式。
近年來,小版張因發行量少、設計精美和發行渠道被嚴格控制,而形成了在市場上的“貴族”地位,尤其是2003年發行的小版張更是登峰造極,在市場上的強勢有目共睹,并因此成為了今年上半年郵市中級反彈行情的急先鋒,驕人的升幅和大幅攀升走勢,令不少投資者深受其惠,以至于許多人將之譽為郵市行情的突破口。事實上,小版張也不負眾望,自2000年國家郵政局恢復發行小版張之后,在過去的5年時間里,任何大大小小的行情中,都離不開作為開路先鋒的小版張身影,所以大量投資者已將小版張視為新世紀郵市中的投資明星板塊。
不過,小版張在市場上逞強的地位,極可能會發生變化,取而代之的則是近年來市場人士視為雞肋的小版票。至少從今年8月份開始,單版式小版票的走勢已明顯強于小版張,這可以從近期《鄧小平》、《雞血石印》和《清明上河圖》小版票表現強于同期發行的小版張中窺得,成為了一個必須引起重視的現象。
為什么發行量大于小版張的小版票會出現走強呢?經過對市場的深入分析之后,筆者發現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現象,而這些現象的存在也是催生小版票后來居上的主要原因。
第一,小版票的發行量適中
小版票的發行量雖然比60至100萬版的小版張要大,個別品種甚至高達3倍,但是由于僅一個版式,在發售中將出現一定數量的破版情況,無形中就降低了存世量。反觀小版張卻幾乎沒有人會去破版,發行量幾乎就是存世量,這種此消彼漲的情況出現,使得發行量大的弊端得以化解。更何況在近兩年的實戰操作中,不少投資者發現量少的小版張,不利于建倉控盤,制約了大資金的入駐,增加運作難度。而小版票100至200萬版的數量,卻可以達到進退自如的境地,所以頗受大資金的青睞,如此中庸的發行量優勢漸漸體現。
第二,小版票的貨源較寬松
版票主要供應套票預訂戶,票源的取得相對容易,而且能夠保證一定的市場流通量,非常適宜目前市場的炒作氛圍。但小版張卻不同,絕大多數小版張都采取預訂方式,且在預訂時就被限制了訂量,無法獲取大宗貨源,令炒作難以展開。何況,由于預訂時的緊俏,導致了發行初市價的高企,往往出現發行初二級市場的價格已一步到位,跟進者的盈利空間十分有限,相反高企的價格常常孕育著極大的風險。因此今年以來,小版張因高開下滑的市場風險越來越大,也成為了不少投資者規避的對象,轉而心儀風險相對較小的小版票。
第三,小版票將成主流版式
隨著2005年新郵預訂方案的公布,小版張有再度退出歷史舞臺的趨勢。根據計劃,明年發行的小版張主要是《雞年》贈送版和賀年有獎郵資明信片的兌獎張,而近兩年來大張旗鼓發行的小版張已難覓蹤影,形成了后繼乏人的局面。與此同時,與小版張的版式設計如出一轍的小版票卻占據主流,成為了2005年版票一統天下的版式。這種政策面調控下的改變,是影響市場溫度最直接的因素,也將因此改變市場熱點,其中的單版式小版票脫穎而出,已是時間問題了。鑒于上述的理由,可以發現今年以來單版式小版票的走強,絕非是部分市場投資者心血來潮的表演,而是存在著一定的依據,它們的走強并逐步占據市場熱點,屬于市場投資氛圍的變化結果,具有非常強烈的趨勢信號,應該被廣大市場人士所重視。畢竟,小版票的優勢正在為市場投資者所看重,而且不少品種的走勢也印證了其成為市場熱點的潛力,是值得投資者認真咀嚼和研究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