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與市場繼續掰手腕 |
發布日期:2004-11-18 0:5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政策與市場繼續掰手腕
日期:2004-11-17]來源:信息早報;作者:周鳳遲
今年出現了多年未見的中級反彈行情,投資者也為之一振,但仍沒育改變行情曇花一現的原有運行態勢,中級反彈行情在今年4月上旬見頂回落以來,市場一直處于調的狀態;盡管有利好政策的強力支持,然而市場不領情,近期更是弱勢格局盡顯,04年小版張中的不少品種都創出上市以來的新低,“毛澤東”、“青銅器”等03年小版張中的強勢品種回調跡象也非常明顯,筆者認為,政策與市場之間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較量,誰能獲勝將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今年最具影響力的政策,無疑是對數十億元庫存郵票的銷毀,但政策的利好效應并未得以有效的顯現。原因何在,筆者認為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首先,中級反彈行情的爆發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消耗了大量的做多能量,況且做多能量大都源于過江龍資金,而過江龍資金的操作又帶有典型的短暫性,進與出都十分迅速,這樣的運行格局,投資者往往又相當難把握;而一旦出擊又是重倉殺進,將風險置于腦后,這就為日后的調整提供了足夠的動力。投資者恐怕都有這樣的體會:越是看好后市的時候,越是危機四伏的時候,而大多數投資者卻認識不到這一點,而當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但并不采取任何措拖更正自己的錯誤。當他們更正自己錯誤的時候,又必然會對市場產生較大的震蕩,行情也就隨之發生轉變。其次,市場規模已經較為龐大,政策市的特征逐漸淡化,市場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市場力量逐步壯大,單純的吹風性質或者沒有明確時間預期的利好已經不能改變市場運行格局,通過多年的市場洗禮,投資者在投資策略的選擇上更趨于轉理性,他們更看重的是市場本身的投資價值,而目前的市場本身尚不足以吸引他們,他們就不會輕易將資金放到市場中去。政策只能改變波段,而不能改變趨勢。再其次,利好政策與放貨產生一定的對沖效應,郵票市場時常成為集郵公司放貨的最佳目的地,這樣的事情既發生在中級反彈行情途中的關鍵時刻,更在行情破位時加把鹽,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之間的較量的結果又是什么呢?投資者無疑是這場較量中的最大犧牲品,其對投資者的傷害則是不言而喻的,這就導致投資者對入市產生一種恐懼感,而資金的入市又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可進也可以暫時不進,更何況長達10多年的郵票打折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完全漠視投資者利益的保護,銷毀數十億元庫存郵票的舉動,無疑是管理層公開承認錯誤的表現,應該說這是一個十分積極的信號;但是,錯誤雖然承認了,可繼續沿著錯誤之路向前走,郵票供大于求的格局沒有發生絲毫的改變,這使得郵票的投資價值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市場成交量連續多年的持續萎縮,已經表現了這一點。依筆者的愚見,在郵票的投資價值沒有得到全面提升之前,投資者對市場的恐俱就不會予以解除,資金的匱乏現象也就成為市場長期無法逾越的一道鴻溝,而難逾越的鴻溝,可能更在于管理層對市場內涵的認識,往往與投資者存在著重大的偏差,正是這樣偏差導致市場多年的低迷。最后則是市場中缺乏明顯的賺錢效應。
自從大小版張發行并舉的政策出臺后,小型張不斷被打入冷宮,這可以說是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我們也不得不注意到,小版張的投資價值并未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同,始終沒有出現價格能屢創新高的小版張群體,而破位的品種卻時常給投資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無疑是對市場信心最有力的動搖。由于市場中沒有可以回避風險的品種,使得價值投資的理念出現了迷失,導致投資者十分茫然。更為嚴重的是,隨著投資者的視野逐步開闊,投資渠道的日益增多,郵票的吸引力已是急劇下降,這就使得投資者逐步遠離市場,從而造成市場的調整始終無法徹底結束,近期的大幅下挫再次證明了這一點。筆者認為,現在大多數投資者之所以還按兵不動,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可能他們仍認為當前的郵票價值依舊被高估;所以,從戰略角度出發他們的入市會變得極為謹慎。
展望后市,綜合目前影響市場運行的諸多因素,筆者認為,低迷的成交量難以喚回逐漸失去的人氣,而盤中活躍品種也相應大打折扣,量能的萎縮,一方面似乎顯示市場分歧在減少,但另一方面也充分說明下跌途中搶反彈的短線資金已呈現弱化的態勢。依筆者的愚見,如果沒有一次像樣的誘空行情,市場走出目前盤局的概率不大,只有當市場極度悲觀的時候,行情才會有轉機。市場在等待時機,等待發動行情的最佳時機,時機最為重要。在年末結賬情結和套現壓力下,市場各方均采取觀望策略。誰也不會打頭陣。因此,只能通過時間以換取空間,以等待市場轉機的出現。做多能量可能選擇在最恰當的時機展開行情。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4-11-18 0:56:09編輯過][/color][/align]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