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原因:標題太長!
重樹郵品形象 喚醒集郵意識 召回流失的集郵者
郵票作為郵品進入收藏領域后,就一直成為郵人喜聞樂見的集藏品,而且這種對郵品的收藏活動經久不衰延續至今。郵品收藏所以對郵人有這么大的魅力,是因為除了它有其使用價值外,還有其與人們精神生活物資生活有著密切關系的集藏價值。郵人擁有郵票是一種精神享受,是美的象征,知識的象征,財富的象征,身份地位的象征。97大潮后郵票價格每況日下,郵品形象嚴重受損,好象郵人賴以精神享受的郵品是一錢不值的花紙頭,使集郵這一高尚的文化娛樂活動變得那么蒼白無力,那么暗淡無光,那么令人心堵。擁有了郵品好象擁有了一堆垃圾,難怪那么多的集郵者都相繼離去。面對這樣的局面談集郵事業的發展,談郵市做大做強真是有點渺茫。要發展集郵事業,要發展這個市場就必須要重樹郵品形象,喚醒集郵意識,召回流失的集郵者。
喚醒集郵意識,召回流失的集郵者,關鍵在重樹郵品形象。長期以來是誰把集郵收藏這一金字招牌打碎?是誰把大批集郵者趕走?是誰造成郵品形象如此敗壞?是郵總,是郵總的涸澤而漁,是郵總對郵品的濫開發。解鈴還須系鈴人。郵票發行本來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它和人民幣一樣是國家的有價證券,郵政一旦賣出郵票就意味著要付出相應的勞物服務,這里面含有郵政對購買者的誠信,而且這種誠信也是代表國家的。可近年來郵總為了創收圈錢不斷榨取郵人血汗,無視國家尊嚴,不顧自身形象把誠信拋到一邊,無節制不計成本后果的大批量把庫存郵品極低價拋向市場,反過來再不讓或限制紀特郵票在郵政營運中的使用,這是對廣大郵人無恥的褻瀆,也是置國家法令于不顧。現在面對炒新的市場,剛發行的郵品可以賣到面值的5~6倍,而發行多年的老郵品又可以在面值的基礎上大面積大幅度打折。面對以上這些,郵人怎能不對郵品價值產生懷疑,怎能不對曾經迷戀的集郵收藏產生動搖。是郵政破壞了郵品形象,破壞了健康發展的集郵市場。沒有前期郵品的價值回歸,就沒有郵品形象的重樹,解決打折票張的價值回歸,實現紀特郵票在郵政營運中的全流通是當務之急。消滅打折票張,回歸集郵收藏本來面目,重樹郵品形象,是有效喚醒人們集郵意識,使流失者回歸的最好途徑。
現在郵政新一屆領導班子為扭轉郵市頹勢,頻頻利好出臺欲救郵市于危難,但終因市場過于虛弱積重難反。面對市場上炒新惡習不改,面對大面積大幅度打折票張價值回歸急需解決是郵政分內的事。只要郵總切實做到不與民爭利,把誠信放在第一位,率先垂范,相信這個市場會好起來的。重樹郵品形象就要辦實事,就不能借助新郵發行與民爭利,就要對前期郵品集藏價值大膽肯定,就要實現郵票在郵政營運中的全流通,就得實現新郵發行敞開供過期就銷毀,以實際行動發展市場、發展集郵事業。
市場上殘存的炒新惡習,使有些人把郵市當成了股市,把郵品當成了投機的籌碼,把好端端的一個收藏品投資市場當成了一個充滿投機炒作爾虞我詐的市場。這一現象的存在,市場參與者有責任,郵總更有責任。如果沒有郵總下屬官員的腐敗,哪有市場上的官商勾結投機炒作;如果沒有發行新郵弊端,哪來的新郵在市場上炒來炒去;如果沒有郵總的涸澤而漁,哪來的打折票張泛濫成災,也就不會出現現在的市場局面。希望這個市場,希望郵總盡快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和方案,盡快扭轉市場中盛行的投機炒作之風,長遠計議,發展市場、發展集郵事業,喚醒人們集郵意識,迎接集郵者的回歸。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殷敏于2004-11-12 8:04:13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