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干膠”形式再聚新人氣 |
發布日期:2004-11-6 15:0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作者:江南客 [來源:大江南收藏] 中國投資資訊網一塵先生,在2004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現場介紹本屆博覽會主題郵品時,特意用了“傳說”一詞。對于市場,這款極具誘惑力的新郵品,早在半個月前就被傳得沸沸揚揚,自然讓市場充滿想像。它的期貨價,也從60元下方,一路橫沖直撞到80元附近。隨博覽會最終開幕,“傳說中的‘國旗國徽’不干膠小版終于在現場露面”,不過此時的期貨價,已經越至85元。
關于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的主題郵品,在市場始終始終猴性+足。1995年的“桂花無齒”,問世后便得到市場資金的大力追捧,最高時,市價越過千元,并因此引發出1997年的大行情;1997年的“世紀寶鼎”型張加字,學名pJz_6,盡管表現平平,但相比PJz系列其他品種,仍有幾分鮮艷;2000年的“27屆奧運會”雙連型張,由于形式奇特,吸引了不少場內人氣,一度風風火火到250元,也牽出了2001年春的井噴行情;2002年的“中秋”小版加字,發行20萬,物稀為貴,市價一度攀越至200元。從歷屆博覽會主題郵品的形式看,國家郵政局(1997為中國集郵總公司)也與時俱進,不斷有新思路新構想,而市場也積極配合,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博覽會行情”。
本屆博覽會主題郵品“國旗國徽”不干膠小版,又讓市場參與各方眼睛為之一亮。類似形式,在新中國郵票史上,前無古人。不干膠郵票又稱“自粘郵票”,1963年由湯加首發,為16枚/套圓形流通硬幣郵票。美國1974年開始發行不干膠郵票,目前是世界上發行不干膠郵票最多的國家,年發行數,要占全年發行總數的一半,2002年還專門推出了生肖不干膠郵票“壬午馬”。我國此次推出的首套不干膠郵票,以“國旗國徽”小版為藍本(每版4套8枚面值6.40元),由國家郵政局發行,博覽會期間憑加蓋當天參現紀念郵戳的門券銷售,售價50元,發行量50萬。
離博覽會開幕還有一個星期,北京市場就將門券列為炒作對象,并形成了專門炒作區。郵票市場炒門券,這也是2004一大奇觀。博覽會門券正面是猴大版和彩銀猴的票樣,背面為猴片60分郵資圖案。全套5枚售價50元,但市場成交價很快越過100元、200元,最高喊到320元。成交火爆程度,不僅超過了“世界杯”小版,也超過了“清明上河圖”。炒作門票自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其中的特供郵品也。
博覽會開幕當天中午,主題郵品紀念冊正式交易,成交價為175元。紀念冊中主要包括“國旗國徽”不干膠小版和小版各一,相關個性化郵票兩套,純銀彩色“國旗國徽”郵票一組兩枚。到下午,進場的貨源逐漸增多,價格也緩緩下行,最低時155成交。后大致在160至170元之間震蕩。由于主題郵品紀念冊中的郵品太雜,它的成交價格,不能體現“國旗國徽”不干膠小版的市場價值。也正因為這一點,圍觀主題郵品紀念冊者眾,真正掏錢介入者,為數不多。
站在全局高度,后兩三個月內,“國旗國徽”不干膠小版仍將是市場主流郵品,原因在于:其一,它的上開空間具有有可比性。前期博覽會主題郵品中的“桂花無齒”,雖然經過這么多年風雨,依舊浮動在200元上方。“27屆奧運會”雙連型張的價格,現在也不低。與之相比,“國旗國徽”不干膠小版上攻仍有很大余地;其二,它有凝聚市場人氣的獨特性。近兩年市場趨弱,惟一能為市場帶來活力的,就是百變面孔的新郵品。不千膠小版雖前無古人,但后續已經定奪,這就是2005“安徒生童話”小本票。形成系列的獨特板塊,前后呼應,自然能吸引更多參與者的眼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