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龍 [來源:炒郵網]
漫話郵市⑷——《11個笑話領悟人生》新解
父子二人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里一定沒有錢!”
——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郵市新解1:
對于郵市行情,多頭看到了管理層的救市政策,認為行情一定如91、97一般,如日中天,紅紅似火;空頭則認為現在這個世道還有幾個人集郵?后市行情一定如日落西山,夕陽西下。
其實,如坐車的人肚子里不一定沒有學問一樣,救市政策之后的郵市,行情卻嘎然而止;沒有幾個人集郵了,郵市依然會存在,說不定還要發展壯大。
晚飯后,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里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后一片沉寂。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沒有罵人。” ——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準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
郵市新解2:
現在是郵市,呈現一種“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狀況。
集郵公司控制原始貨源,賣大戶、低價傾銷、聯手炒新、……等等,可集郵者要評價買一點兒新郵,不行。甚至還有集郵公司搭配銷售的情況。集郵公司這種裁判、運動員一肩挑的角色,比雅典奧運會上體操、擊劍的黑裁判還黑。
市場還在惡炒新郵,《鄧》早產、惡炒,市場一片狼藉。有人說道:“一定是集郵公司在炒。”“你怎么知道?”“郵政沒有罵人。”
有兩個臺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游,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一位導游連聲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而另一個導游卻詩意盎然地對游客說:“我們現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 ——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
郵市新解3:
現在的郵市,低迷7年了,很多品種的價位已經慘不忍睹。
不少郵友說:郵政一定會想辦法救市,不然他們怎么過?也有郵友說:肯定會有大行情了,郵票的價位已經低得不能再低了,不然要崩盤了。
可郵政卻振振有詞地說:我為什么要救市?去年打折票、打折張3、4折,現在都7、8折了,我的功勞是大大的。集郵公司也詩意盎然地說:哈哈,我把紙張印成花花綠綠的郵票,5分錢賣出去都賺,現在賣30元,我的利潤空間大著呢。
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將來的志愿同是當小丑。中國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國老師則會說:“愿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要求多于鼓勵,更以狹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郵市新解4:
郵市買賣差價大、流動性差,使得短線操作不易,搞不好,短線贏利了,卻讓嘴大的郵商咬一口,最后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不得已短線變成了長線。
如果你抓緊止損,可能僅僅是蝕了一把米。如果你干脆閉眼玩兒長線,可偏偏又碰到當下這個倒霉的年代,長線投資郵市可能會把家里的口糧都賠進去。
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油放太多了!”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 ——學會體諒他人并不困難,只要你愿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
郵市新解5:
郵政、郵總每年都要制訂年度的郵票發行計劃,這幾年是增套減量,前幾年是增量減套,變著法兒在玩兒朝三暮四的游戲,同時,念念不忘的是“大力開發集藏者喜歡的” 各種郵品,其實質是要“唱好營銷大戲”。
03年是全部大小版共行;04年說是10個小版,現在又增加了2個;05年聽說是15個小版。不知道哪年哪月,郵政才能認真地站在郵票的最后主人——集郵者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