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25日電(記者萬一 劉江) 今年是中國農歷猴年,國家郵政局在全國發行了新的生肖“猴票”,這是中國1980年首次發行十二生肖郵票以來的第三枚“猴票”。在四分之一個世紀里,中國人在小小的郵票上與可愛的猴子三度相遇,而中國已經發生讓世界驚奇的巨變。 中國第一張“猴票”是資深郵票設計專家邵柏林根據畫家黃永玉的作品設計的,首張“猴票”只發行300多萬張。和中國GDP從1978年的3624億元增加到2002年的102398億元一樣,首張“猴票”的價值二十多年里也扶搖直上,原本8分錢的價格現在足足漲了2萬倍。 說到首張猴票的誕生,邵柏林有些感慨。1979年,剛剛經歷了十年“文革”浩劫的中國百廢待興。一天,他到黃永玉家邀請他設計“猴票”,當時黃永玉養的寵物小猴剛剛死去,心里十分悲傷,作為紀念,黃永玉當即允諾。 被譽為“集郵史上的神話”的中國首枚生肖“猴票”名為《庚申年》,無論造型還是工藝都堪稱精品。郵票上的猴子眼睛炯炯有神,毛發根根可見。中國傳統的大紅襯底烘托著喜慶的節日氣氛,也折射出剛剛走出封閉的中國渴望騰飛的迫切心情。 在首枚“猴票”面市的十二年間,中國的改革開放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物質匱乏的時代一去不返,老百姓的文化追求也水漲船高。郵票在人們心中不僅具有實用的郵政功能,更成為一種生活樂趣,甚至是回報豐厚的投資。而方寸郵票也成了多種風格美術流派展示的舞臺,郵票設計觀念由封閉轉向開放。 1992年1月5日,中國發行了第二輪生肖“猴票”。與首張“猴票”的寫實風格不同,第二張“猴票”裝飾畫風格很強。全套郵票為2枚,第一枚“猴桃瑞壽”圖案,是壽桃中有一只彩色剪紙猴頭;第二枚“喜鵲登梅”圖案,喜鵲與梅花剪紙中間為一篆書“猴”字。 在又一個十二年過去了,中國的綜合國力大大增強。國家統計局透露,2003年中國的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在經濟的強勁增長中,第三張“猴票”也如期而至。 不久前剛剛亮相的第三枚“猴票”卡通效果很強,圖案是一只手捧壽桃的花臉黑猴,畫面色彩亮麗,與中國傳統的喜慶氣氛相吻合。 令人關注的是,這枚新世紀“猴票”的設計人陳紹華,恰恰也是北京2008年申奧標志的設計者。陳紹華說,國家郵政局對第三枚生肖“猴票”的基本要求是突出新穎性和現代感,這恰好與他的初衷不謀而合。 陳紹華說:“我的設計想法是要和前兩枚‘猴票’拉開距離,注重強調畫面的現代感。其次也希望它更加市民化、寵物化,從前兩套設計的傳統民間藝術中脫穎出來,在強調時代感的同時結合中國吉祥的生肖文化元素。” 據了解,面值0.8元的第三張“猴票”發行量為5200萬,發行至今市場反饋相當不錯。陳紹華說,在互聯網時代,希望大家能多多動手寫信寫賀卡,最好再貼上他設計的笑臉“猴票”,將喜氣洋洋的好心情傳遞給每一個人。 陳紹華說,中國的生肖是十二年一個輪回,從首張“猴票”算起,二十四年過去了。讓他感到驕傲的是,第三張“猴票”發行時的中國已經“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