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解開我國郵票發行量之謎 ? 辛銘 |
發布日期:2005-1-26 7:27: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誰來解開我國郵票發行量之謎 ? 辛銘
我國郵票目錄公布的郵票發行量數字,幾經銷毀及蓋銷發生了很大變化,因此,出版一本權威準確的《中國郵票目錄》,已經是我國集郵界迫切的任務,因此借貴刊一角,呼吁有關部門盡快解決我國郵票發行量的懸案,以免給后世留下不解之謎。
前些年,為了解決郵票打折等問題,我國郵政部門采取銷毀及加字、蓋銷等辦法,使我國郵票的發行量實際上大大減少了。比如最近銷毀了價值三十多億元的票品,以前還利用加字等手段使一些郵票改變了原來的性質(如把特種郵票加字變成紀念郵票、金箔加字變成了特1等),而這些改變使原來郵票的實際發行量,因而發生了本質的改變。那么,在新出版的《中國郵票目錄》中,這些郵票的發行量應該怎么樣來公布呢?顯然,如果再說《香港回歸金箔張》發行量是2000萬,已經是不正確的了——因為其中500萬已經加字成為特1郵票,同時這次又銷毀了很大的數量。根據世界上許多國家發行的郵票,在超過發行期后進行銷毀后實際的發行量才作為正式發行量對外公布,我國郵票發行工作既然要與世界接軌,是否就應該把加字、銷毀、蓋銷的郵票數量剔除后,才可以確定為我國郵票的正式發行量呢?老紀特郵票的蓋銷票好像也不統計在原來郵票發行量中的吧。敬請哪位有識人士或郵票發行部門予以一個明確的解釋,本人不勝感激。因為這個問題假如有個明確的答案,也許會對我國的集郵事業有個很大的推動呢!也希望我國今后出版的《中國郵票目錄》中的發行量不再是一個不真實的數字,使我國的郵票目錄真正保證具有權威性,這也是我國郵政部門的一個不可推卸的職責。假若一個國家郵票發行部門,連自己的郵票發行量都搞不準確,是否有點荒謬滑稽至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