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元宏
人們期待很久的《清明上河圖》特種郵票,將于2004年10月18日如愿見面了。該套今年的第26套郵票,共有9枚組成,發行量各枚均為1020萬枚,面值(9-1)至(9-7)都為80分,(9-8)為1元,(9-9)為2元,全套總面值8.6元。版式為9枚連印一版之版式,即發行1020萬版。無其他版式。
《清明上河圖》的發行是今年郵票發行計劃的重頭戲,集郵者、繪畫愛好者和投資者中關注人眾多。今年發行的新郵,雖然已有《桃花塢年畫》、《成語典故》、《楠溪江》、《丹霞山》、《鄧小平誕辰》和《祖國邊陲》等11套郵票打折,但估計《清明上河圖》不會打折。究其原因,一是《清明上河圖》的高大名氣;二是9枚一套連印的小版版式。
《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古代現實主義繪畫最突出的代表。畫面全長528.7厘米,寬24.8厘米。很多人見過這種畫,但真本畢竟只有一幅,說明所見者不過是贗品、偽品,或復制、復印品。經眾多專家研究認定,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圖》為北宋張擇端的真跡。
張擇端,山東諸城人,字正道,曾在北宋畫院任職,宋徽宗時為宮廷畫家。
“清明”,為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上河圖》是描繪北宋徽宗時代首都汴京(今開封)以及汴河兩岸在清明時節的繁華熱鬧景象和自然風光。該畫作采用傳統的手卷形式,自右向左以不斷移動視點的辦法攝取景象。大到廣闊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聳的城郭,細到舟車上的釘鉚、攤上小商品、招牌上的文字,和諧地組織成統一的整體,段落分明,結構嚴謹。畫中人物多達550余人,牲畜60多匹,木船20多艘,房屋30多棟,車、轎也有20多輛。如此豐富多彩的內容現于一畫之中,充分表現出畫家對社會生活的深刻洞察力,以及高度的藝術修養。
《清明上河圖》自右至左分為三個段落。第1段為汴京郊外的春光(郵票9-1、9-2、9-3);第2段為汴京碼頭(郵票9-4、9-5、9-6);第3段為市區街道(郵票9-7、9-8、9-9)。
畫卷的右開端是田野和村落。趕集的鄉人和馱運貨物的騾馬向城里行進,而城里有人家郊外訪游。那轎子上的鮮花和沿路萌芽的楊柳樹,點出了正是清明時節;畫卷的中段可看出汴河作為北宋國家漕運樞紐、商業交通要道的景致;畫卷后段,以雄偉的城樓為中心,街邊有茶坊、酒肆、肉鋪、寺觀等,細到修車、算命、理發,各行各業應有盡有。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寫實性很強的作品,畫面細節刻畫十分真實,具體入微,生動豐富,其反映的社會景觀,有著文字難以替代的文獻史料價值,是了解當時中國城鄉生活的極其形象的珍貴資料。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凡是題材好、設計印制佳的精美新郵,都是郵市短線炒作的籌碼。《清明上河圖》期貨價為20元,高出面值約2倍,一旦發行后熱炒不可避免。但暴漲之后必有暴跌,估計參與者很可能受其害。對此,我們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集郵市場的健康發展,一要靠政策,二要靠大家的理性認識和操作,二者缺一不可。《鄭板橋》《潘天壽》和《步輦圖》等的教訓應該記取。
《清明上河圖》郵票主圖原地郵局是河南開封市郵政局,郵政編碼為475000。該畫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原地郵局還可為北京地安門郵政局(100009)和北京故宮博物院。郵政所(100009)。
(本欄目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CPI網站立場無關。)
來源: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