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國家郵政局只選擇10套題材較好的郵票同時發行大小版張,這是明智之舉,確實為集郵者著想了。集郵者給予高度贊揚,期盼繼續完善這一方面的有關工作。
在實際工作中也有不妥之處。小版張郵票的發行,因圖案精美,發行量又少,所以成為集郵者爭先恐后的收藏品種,很快成為郵壇中的熱點。但是,郵壇又出現一種似是而非的小版張形式的全張郵票,說它是小版,它又不在小版張郵票發行計劃之中,預訂戶憑小版張郵票預訂折又購買不到;說它是大版,它卻按照小版張模式來印制。如:《鄧穎超同志誕生一百周年》、《中國新加坡合作——蘇州工業園區成立十周年》等。集郵者只好戲稱它為“小版模式的大版郵票”,集郵媒體則稱為“小版票”。它的精美程度可與小版張相媲美,它的存世量相比而言又遠遠少于小版張,故更具收藏價值,已成為集郵者追捧的郵品。但這種小版票的發行,也損害了小版張預訂戶的利益,長期下去勢必影響到集郵者對小版張的收藏興趣。
為此,集郵者期盼國家郵政局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小版票的面世。
來源:中國集郵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