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頸效應
03小版張40萬至100萬的發行量,構成了新中國郵票短腿家族中的超級短腿,這個現象恐怕將空前絕后。經濟學中有個木桶理論,03小版張就是集郵與郵票投資這只木桶中最短的那截木頭,地位相當特殊,形勢至關重要。眼下03系中的單版式軍團由于便于運作,交易方便,較受歡迎,表現出色。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集藏者的逐步加盟,沉淀效應將會使多版式03小版的價值步步凸現,價格后來居上是可以預期的,畢竟03多版式集團軍本來發行量就少,發行后長期深幅打折,撕了多少誰也搞不清,早年的不幸破版,今后只有靠價格的步步登高來補償了。因禍得福是郵票增值的一大特色。
二、龍頭效應
也許是郵政刻意而為吧,03小版張中的系列龍頭品種云集,從頭往后數,排頭兵《癸未年》是個雙料龍頭,《楊柳青年畫》是民俗繪畫系列龍頭,《篆書》是書法藝術龍頭,《岳飛》是古代名將系列龍頭,還有《毛澤東》、《圖書藝術》等“準龍頭”,一旦遇到郵市好年景,這些頭頭腦腦難免風云際會、騰云駕霧。
有朋友對廣大散戶看好03小版的現象不以為然,說這樣一來不利于“莊家”運作。這種機械照搬股票市場運作特點的思維方式有點滑稽。集郵本來就是個群眾運動,人民群眾普遍認可、樂于接受的東西,增值速度肯定慢不了,聰明的“莊家”肯定也喜歡混在里面順水推舟,這么玩事半功倍,進出方便,何樂不為呢?沒聽說老“猴”票有誰做莊,“大飛船”如今也沒見有什么莊家痕跡,但價格不也高高在上么?無“莊”的品種筆者最喜歡:價格真實,拿了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