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封郵友來信,他問我為何不再寫發掘花票的文章,我感謝他的關心。說到寫發掘花票的文章,本人要算較早的一位。早在2002年春我就發表了《為打折票叫好》之后又先后發表《誰是最大的黑馬》、《票貴張賤論》、《全面審視郵票可貼包裹政策》、《精美小版票不如編年垃圾票》、《重提編年垃圾票》等一系列文章。現在不寫主要是因為時機不到。我先前寫一些并不指望大家就一下來關注、發掘,只是希望能引起重視,任何事物都得有一個認識的過程。
現在封庫的92年至2001年票到底有多少,到底怎么個處理法至今沒個明確說法,如果現在發掘這些年里的花票,一旦庫存里的放出來怎么辦?庫存量不小怎么辦?要是發掘2002年至今的肯定不行,存量更大,還沒有更有效消耗,等于是炒新。事實上現在盡管編年套票消耗量巨大,可相對于現有集郵隊伍仍偏大,還需進一步消耗。
另外發掘花票是個系統工程。大家想一下10幾年的花票能有價值的,畢竟是少數,那么發掘前就得積累,就得多觀察。要不然就會有王婆賣瓜、指鹿為馬之嫌。
當然我個人的想法是列出一個排除法范圍,把不可能有價值的東西排除掉,大大縮小編年花票發掘范圍。這樣也許更利于大家各抒已見,百家爭鳴!
我重申一句,發掘花票不一定無風險,但肯定比炒新炒量少要強不知多少倍。
摘自:中國郵幣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