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郵市,可以稱之為“炒市”。絕大多數參與者都希望分享炒作的成果。但是大家不管有意還是無意,似乎都忽略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那就是這些炒貨最終落腳何處?沉淀進集郵者的郵冊里,當然是最佳結局;通過禮品消費打散,也是個不錯的去處。但近些年的情況好像不是這樣的。一輪又一輪的炒局塵埃落定,那些炒貨或者塞進了腿腳慢半拍的炒友手里,當然,這是非常不情愿的;或者干脆淪落為寄信花票,郵市每一堆曾經惡炒過的花票,哪個不飽含辛酸故事呢?
今年郵市開局不錯,熱門品種價格翻番的挺多。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進來的基本都是投機分子,集郵者并沒進場,炒高的品種缺乏主動性的有效沉淀。后來這些熱門炒貨價格的直線跌落,其實也是預料之中的?匆粋品種后市有無成長潛力,最重要的參考指標是不是可以這么看:它的收藏群體能否隨著價格的推高而同步增長。離開了這個基本原則,其他的什么題材啦莊家啦,無足輕重?匆豢催@幾年價格上去后能在一定高位穩住并被大家接受的品種,它們的背后基本都有穩定的收藏群體,從《神舟飛船》大版、《申奧》小版、電子郵票、縮普,直到如今的錯色《箭樓》封,莫不如此。
這幾日郵票市場處于加速趕底過程中,熱門龍頭品種紛紛向下破位。《甲申年》版式已充當了領跌角色,最低探至46元,幾乎全部抹殺了年初主升段的漲幅,極大地挫傷了市場做多人氣。同題材的兩款小版張也陰跌至25元。另一款人氣指標品種《世界杯》小全張,雖然有增量資金頑強擴盤,但畢竟獨木難支,最低跌至15.80元,周三收在17元。柜臺交易的主角2003年小版張也紛紛潰退,《青銅器》、《毛澤東》、《崆峒山》和《癸未年》等分別收在36元、29元、31元和25元。編年垃圾張跌幅較小,成交價格在4.50元附近。打折花票價格相對穩定。
郵政封庫的后續政策引而不發,一些郵政企業違規放貨,促成了這次急跌;真正的集郵者歸隊不多,熱炒后的品種缺乏終端沉淀者,是這次急跌深層次的原因;部分短線資金割肉離場,一些做空老手順勢借貨打壓,夸大了這波跌勢;宏觀經濟中一些不確定因素,尤其是股市暴跌,給郵市參與者造成了相當大的心理壓力。
從經驗看,長期調整后出現連續大陰線,尤其是最強的品種補跌,往往意味著一輪跌勢臨近尾聲。
摘自:信息早報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4-6-21 12:33:28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