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行當有大木,小木之分,做精細家具者為“小木”,造屋搭架人為“大木”。“小木”改行做“大木”易,而“大木”改行干“小木”難,基礎差距所致。
集郵家也有裝門面的“花紙頭”集郵家和“金鑲玉”集郵家之別。“花紙頭”集郵家喜歡不懂裝懂,以增加“花紙頭”的份量;而“金鑲玉”集郵家則虛心好學,以增加“金鑲玉”的成色。
教授也有文憑加年限之教授和真才實學教授二類。
楊先龍等30余位人大代表關于制止郵票打折的提案,是為郵商說話嗎?郵票打折正常嗎?此話若出自某位教授之口,他將誤人子弟,我看他的學生應以退學為上策,教育部應審核其資質(zhì)。說話南轅北轍,指鹿為馬,張冠李戴,難為師表。
郵票股市化的過程是郵政廉政的過程,“惡炒”不是郵票股市化,但要把價值回歸與“惡炒”區(qū)別開來。人有高矮之分,郵票也有優(yōu)劣之別,不可有一刀切的成長時間表,應區(qū)別對待。
郵票股市化是將郵票的郵資憑證單元性轉(zhuǎn)化為投資多元化的一條捷徑。郵票股市化并未影響到任何一位郵學家著書立說,并未影響到任何一位集郵家的郵集榮獲大獎,并未影響到任何一位寄信者的信件無郵票可貼。
郵票股市化是老百姓“用金買紙”,是老百姓對政府有信心的表現(xiàn),一個政府因為腐敗處于崩潰邊緣的話,老百姓敢“用金買紙”嗎?
外國沒有郵票股市化,老百姓不敢大規(guī)模“用金買紙”,并不可以此作為教條來約束中國老百姓的行為,不知“洋奴”作何解釋?
郵票股市化促使郵票投資產(chǎn)業(yè)化,是使郵政走“曲線”上市的一條便捷坦途,其效猶如四兩撥千斤,而非洪水猛獸。要說它是洪水猛獸,那它便是沖垮舊思想,舊習慣堤壩之洪水,吞吃掉洋奴思維之猛獸。
郵票股市化的過程既是郵政廉政的過程,又是多學科交叉的結(jié)晶,目前正處萌芽待發(fā)階段。“花紙頭”集郵家和“文憑”教授,理所當然理解不了,資質(zhì)欠缺,趕緊補課,盡快畢業(yè),免得貽笑四海。
摘自:中國郵幣卡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