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國家郵政局召開集中開展對違規經營和服務質量問題進行專項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全面布置以打擊“兩低一跨”等違規經營行為為重點的專項整治工作。其中特別提到了對低于面值銷售郵資票品的違規經營行為,要嚴格按照國家局《關于制止違規銷售通信郵資票品的有關規定的通知》的規定處理,由此拉開了國家郵政局加大打擊低于面值銷售郵資票品力度的序幕。
如果用歡呼雀躍來形容筆者聞聽此訊后的感受毫不為過,加大對低于面值銷售郵資票品行為的打擊力度無疑是今年以來郵政出臺的又一扶持郵市之舉,其意義深刻、影響深遠:一來國家郵政局再次樹立了負責任的主管部門的形象。作為國家管理郵政業務和郵市發展的主要機構,國家郵政局近年來在市場投資者心目中的形象并不理想,甚至有時可用糟糕來形容,為什么?言而無信是關鍵。新郵發行政策的一改再改,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把投資者糊弄得找不著北,投資失敗者不計其數。懲治違規調門高、拳頭輕,胳膊肘往里拐的跡象非常明顯,對違規行為起不到應有的震懾作用。貪圖部門利益,變著法子、想著花樣讓你往里鉆,最終只有郵政是旱澇保收的。凡此種種,不勝枚舉,最終,郵政的信譽一敗涂地,郵市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摧殘。此次對低于面值銷售郵資票品的違規經營行為開展專項整治,是以往所沒有的,其嚴厲的表態是近年來僅見的,再一次顯示了郵政對郵市和投資者要有所交代的決心與信心,其情可嘉,其信可期;二來郵市的持續發展又有了新的動力。從去年年底開始,國家郵政局出臺了諸如部分上調郵資、允許包裹上貼用郵票等一系列措施,雖然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對郵市的促進作用還是顯而易見的,并引發了今年年初那一撥相當可觀的行情。但之后,郵市仍然陷入了迷惘與徘徊之中,正當大家對郵市的信心越來越低并作好了歇夏期最壞的打算時,此次會議的召開以及專項整治行動的啟動,無疑會為郵市帶來新的發展動力,極大地鼓舞投資者的信心,也給投資者指明了方向,吃下了“定心丸”;三來加大對低于面值銷售郵資票品的打擊力度,對改善編年郵票打折的狀況有—定促進作用。眾所周知,打折編年郵票是郵市最大的一塊“心病”,由于其打折幅度深、牽扯范圍廣,對郵市的消極影響可想而知,要想重新啟動郵市,不解決打折編年票的問題不行。編年票之所以深幅打折,一方面是市場狀況不佳所致,但更重要的則是部分郵政部門不計后果、低于面值向市場傾銷的原因,現在國家郵政局要加大對低于面值銷售郵資票品的打擊力度,有助于從源頭上堵住漏洞,對解決編年郵票深幅打折的情況有比較重要的促進作用。
但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相信有不少的投資者也與我—樣,在高興之余,不免多留個心眼,全面地進行思量,由此也會引起不少的憂思:一來打擊是否會動真格?低于面值銷售郵資票品的問題由來巳久,成為了許多郵政的積弊,要想通過—次集中行動就加以鏟除,難度可想而知。而且,低于面值銷售郵品原本就是出于郵政自身利益的考慮,—旦加大打擊力度,就會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到郵政的利益,在這樣的兩難選擇下,國家郵政局能否堅持動真格,就成為舉措是否落實、能否起效的關鍵,如果國家郵政局能夠堅持原則,摒棄私利,那么就是郵市和投資者之大幸,如果拳頭高高舉起,又輕輕放下,那么恐怕就不是簡單的再—次失去民心的問題了;二來如何從制度上保證內部管理的規范化?應該說,長期以來低于面值銷售郵資票品的情況反映出郵政內部管理的混亂和制度的不健全,現在搞一次集中整治行動,充其量只是一種“亡羊補牢”的手段,而不是一種長效機制,整治過后,國家郵政局是否還有后續的措施堵塞漏洞、各級又是否能持之以恒地遵守規定,沒有制度上的保證是很難讓人放心的。因此,如何從制度上保證郵政內部管理的規范化才是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一問題不解決,即使再來一次集中整治,仍然不可能保證郵政和郵市的根本利益;三來集中整治后,會否采用變相的方法彌補各級郵政的損失?客觀地說,—旦集中整治行動取得實效,則—部分郵政的切身利益將受到—定程度上的損害,如果今后各級郵政再也不敢低于面值向市場傾銷郵資票品,那么對郵政的中長線利益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此情況下,郵政究竟是潔身自好,堅持原則,寧愿自己受損失,把實惠讓給郵市和投資者,還是采取一些變相的方法比如通過發行花樣繁多的郵品形成實質上的擴容等來彌補自身損失,就需要市場和投資者再仔細觀察了,現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
不管怎樣,相信每一個投資者都希望這次集中整治行動能取得實效,在—定程度上改善郵市運行的大環境,為郵市的持續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當然,我們也不愿意看到我們所擔憂的—些問題發生,畢竟這樣對郵政和市場都沒有好處,讓我們期待著。
摘自:大江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