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市自去年年底至今年4月8日,100多天來在上行通道運行,特別是2月中旬以來出現了板塊輪動的局面。從4月9日起到4月22日,出現了深幅回調,一些熱門品種行情下調超過3成,行情又回到了大幅漲升前即2月中旬的價位。從4月23日起止跌企穩并開始反彈,少數品種升幅很大,如“猴三世”大版從60多元升至90多元,“抗非典”版張從110多元升至200多元等。但大局趨于平靜。針對上述行情本刊組織了一次“郵市筆談”,下面是各位嘉賓的主要觀點,僅供本刊讀者參考。
寶木(著名郵評人、本刊專欄作者);4月中旬以來,熱門品種行情下跌,部分郵人驚慌失措,大有天將塌陷之感。這說明有些朋友心態不好,沒有迎接大行情的心理預期:其實這次行情回調是在揚升品種波及到1998—2002年期間品種時,在大量拋壓下(非公司行為)形成的回調,屬正常的理性范圍,是市場機制使然,不必驚慌。郵市總的趨向應該沿著陽線運行,郵人在目前大量郵品價格依然低廉、打折票繼續泛濫的情況下,應該持有行情復蘇的信念,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市場,尤其是那些仍然在打折的郵品,它們是郵人經營運作的主要品種。還有近年來跌無可跌的JT郵品,它們的價值回歸應該可期。集郵者面對這么多機會應該大有作為。
田世民(郵商):今年的頭3個月的中期反彈行情符合郵市的波段周期,3月底4月初是行情的高峰,4月中旬這波行情已經完結,下次行情預計在明年6月。目前的經濟大環境是調整,國家有關部門指出在今年第一季度的經濟運行中,固定資產投資過快、規模偏大的問題比較突出,因此,為了糾正過熱現象,國家壓縮了貸款投放,提高了銀行準備金。目前郵市為什么資金缺乏,就是因為很大一批投機資金從郵市抽離,一方面入市資金減少,一方面又要面對今年新上市的越來越多的新郵,因此,托起這個郵市大盤就很困難。4月份的郵市下跌與經濟大局相關。
袁巨賢(一文郵社經理、郵評人):4月9日開始的回調行情主要集中在“猴三世”板塊和新小版與次數小版板塊,是得利盤的消化和市場本身的正常運行,今年郵市走好的總格局并沒有變化。從4月行情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發:郵市行情的好轉是毫無疑問的,但需要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才能夠實現,那種一夜暴富的思想需要摒棄,只有扎扎實實地搞好經營才是根本。郵市行情的大幅度漲升而后再下跌尤其是4月中旬的深幅回調,正好給那些郵市能否走好一直持懷疑態度的人一個正確認識和評判的機會。市場的漲與跌是正常的,猛漲之后必然要調整。漲,當然可喜,但不能忘形;跌,當然心疼,但不能大悲,我們還要抓住機遇迎接新的行情的到來。
謝元宏(老公安人員、郵市管理人員):我不是樂觀派,從來不認為郵市大好;我也不是悲觀派,不認為郵市永遠蕭條。我認為今年郵市的宏觀面看好,發行政策比往年透明,選題比往年還好,管理工作力度很大,郵政下屬單位也比較中規守矩,特別是由于下半年郵政實行政企分離,集郵公司要從郵政中分出,結算制度還將深化改革,所以,今年的郵市肯定比去年強,新郵打折的現象我估計要消失,但決不是一路陽光高照,一路綠燈。
本刊組織了以上筆談,希望為廣大郵友提供—些參考。總的來說,今年前100天,郵資票品行情在高位中連續運行,到了中途客觀上需要盤整回調,這本屬情理之中的事。我們綜合多數專家的意見,這次行情大漲小回,有驚無險,雖然熱門品種下跌幅度大,但編年小型張中一些市價在5.6元一線的買盤仍強,如“香港回歸金箔張”、“千手觀音”、“古塔”、“竹子”等在緩步攀升;JT郵品仍然可以成為投資與經營的主力品種。種種跡象表明,市場向好的大局沒有改變,政策面從來沒有像這樣傾向市場,下半年即將出臺一些新的利市政策,最大的利好是郵政的政企分離,這必將為后市走好注入活力。
摘自:集郵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