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山
收藏的生命力在于其史料、玩賞及投資屬性,磁卡收藏也概莫能外。做為中國電信歷時十年發行、停用、兌換、銷毀的第一版通用磁卡,俗稱“田村卡”,隨著兌換、銷毀工作結束,其史料、玩賞與投資價值正日益凸現。
首先是其史料價值的獨特性日益突出。它是中國通用電話磁卡的第一版(也是唯一能夠獨立全權代表中國電信的版塊),既見證著中國通訊業的改革開放與技術進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又記載了中國通訊業由省市地方各自為政,“諸侯割據”,到集中管理,實現“一卡在手,走遍天下”的真實歷史,反映了中國電信管理理念與服務理念的重大變化;特別是在其停止使用后,以秦汀為首的大眾消費者與收藏者發起的訴訟維權行動,到電總被迫出臺新舊卡兌換政策,直到電總認識到其收藏價值并將所換舊卡做為有價證券集中上繳銷毀,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不管愿意還是不愿意,這段歷史都必將載入中國電信業發展史冊。這是廣大磁卡消費者和收藏者的初步勝利,也是“三個代表”精神的初步勝利,更是中國社會向市場化經濟轉軌、向民權社會轉變的真實史料。由此足見一版通卡的獨特史料及文物屬性。
第二是其畫面的藝術沖擊力與所表現的知識性、趣味性和雅俗共賞的大眾集藏屬性,尤其是畫面的飽滿與張力是與錢幣和郵票相比而言所獨有的,所以其發行不久即吸引了眾多有識之士慷慨解囊,趨之若騖,且大有波濤洶涌之勢。它給集藏者帶來的觀賞愉悅和精神陶冶是難以用價值來衡量的。
第三是兌換與銷毀,沉淀在收藏者手中和市場上的一版通卡總量已不足10萬套,而真正能夠集全成套的一版卡據測算不會超過2000套,除收藏沉淀,能夠流通于市面的售碼也就只有區區幾百套而已。收藏投資價值十分突出。而日后隨著電信部門回購送禮之用(最佳禮品),成套一版卡將在市場難覓芳蹤,從而欲顯珍貴。
綜上所述,一版通卡的收藏與投資在現代收藏與投資市場中已經到了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歷史時刻,頗象人們幾年前挖掘發現的一版人民幣一樣。而現在的投資環境之好、投資意識之強、投資實力之大與當年的一版幣相比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別。可以說一版卡中所有單枚卡及套卡都具備了前所未有的收藏價值。但隨著市場售碼的日益減少,配套瓶頸的日益突出,其價值的重新定位在所難免。
根據筆者觀察與分析,目前已不能簡單以“老八卡”和“縮量版塊(也即后八卡)”來定位其價值趨向,而應綜合市場流量、人們的喜愛程度和磁卡本身的地位通盤考慮,為一版通卡的收藏投資者提供一個相對合理的價值趨向,特提出一版通卡的大“十珍”與小“十珍”定位問題。歡迎諸位方家共同商榷。
大十珍:5套加字卡;地圖測試卡;開通紀念卡(長城與鮮花應合并為一套);梅蘭芳卡;廣西錯卡;電信徽標普卡。
小十珍:國慶卡;豬卡;800卡;茶文化;雨花石;廬山;鄭成功;索橋;九冬會錯卡;澳門回歸。
另外,黃山卡、瓷文化、豆腐節、清明上河圖、人民郵電、人民日報、后七枚生肖等也都有極高的收藏價值,但相比之下,存世量略多一些,市面流量也略大一些,故未列入。
誠然,隨著卡市的日益火暴,收藏投資者手中的復品會不斷上市流通,配大全套的瓶頸問題也有可能出現新的變化。個別磁卡的珍稀程度和收藏價值也會隨之有所調整。就象一版人民幣中的“十二珍”一樣。一切最終都會由市場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