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郵市向好 陳秀東 |
發布日期:2004-5-23 11:47: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郵市在四月創出一輪高位后,在調整中退一步躑躕不前之際,國家郵政局郵資票品司劉建輝司長蒞臨四達郵幣社,和部分在京和外地專程赴京的集郵家吳榮先等郵評人士共話集郵市場現狀和未來,交換意見,為未來的騰飛共謀發展。
劉司長選擇此際同郵評人士見面,在時機上使人不得不生出許多聯想。傳統上,每年六月即進入“歇夏期”,在將進入“歇夏期”之時來傾聽郵評人士、郵商和投資者的心聲,使人聯系到幾年來郵政治理郵市疲軟低迷初見成效,政策的滯后性正在發揮作用,治理打折票的力度正在加強,“封庫”的作用正在顯現。郵人喪失的信心正在重聚,行情過后沒有庫存票涌出添亂,其目的顯而易見,再明白不過的表明了管理層扶持郵市向好的意愿。
廣大集郵者投資者身歷郵市多年,疲軟大洗牌,信心經受嚴重考驗堅持下來,損失大的自然是郵政,然后依次是投機者、投資者、集郵者,總之,沒有贏家的市場,對光腳板的人更有利。而集郵市場,是一個巨大的充滿機遇的市場,置之死地而后生。正是因為如此,各方都堅持著,向著未來邁進。
傷害深,痛之切-----也只有傷害深,痛之切,教訓才深刻。鳳凰浴火涅磐再生才更耀眼。這一點大家都有深切體會。人們在陳情時并未沉浸在過去中傷感,未來的展望已經煥發了激情。因為,人們在回顧這七年的風雨歷程中,不知不覺中發現,現在的郵市,早在2002年中后期,就已經翹頭了。2002年,即是打折票打折幅度最深的時期,也是20分面值的單枚票曾不足9分一枚轉折的時候。當年底,20分面值的單枚版票,最高曾創出十多元一版。那以后,雖然仍有反復、停滯,但總體上都未再創新低。隨打折票幾厘、一分一分的緩慢爬升,確也走的扎實,終于走出四月份力度強勁的反彈。2003年的小版張,上漲4-5倍。今年的“大猴”版超面值19.2元的近6倍,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整,至今仍超面值近3倍。更可喜的是,被市場公認、郵人認可的JT票中的精品佳郵,漲50%的不少,不論是涉及的品種,還是漲的幅度,此次反彈,都不同于2001年的“井噴”。郵人的情緒,也是2001年“井噴”行情后不可同日而語的。
現在,人們對上月的那波行情持不同看法的焦點,仍集中在新老看法有不同的分歧上。在郵市,一部分人認為,促成97年大行情的,是91年行情后,經過疲軟的低迷后,集郵者先入市,今年四月份的行情,是投機者入市多,集郵者來得少,總的仍是新郵打主力,限制人們解除心理上的武裝。對此,筆者以在郵市觀察所得認為,91年行情后,新郵打折幅度比97年行情后的新郵打折幅度小,對郵市的傷害也沒有97年行情后深,郵人憋的勁需要發泄。這也是許多人掛在嘴上的“行情不會簡單重復過去”的依據。然而,任何市場,要在幾年間拋開已經被過去的參與者熟悉的方法,創造一套新方法出來代替它,是很不現實的。
但同時,我們也欣慰的了解到。雖然郵市炒新之風仍是當前的主要表現,認識上,多數人已經走出了誤區,并已達成共識,炒新不能炒出真正的行情。即便是一度熱心炒新的人,在高學費中也已經幡然醒悟。郵市不走集郵振興之路不足以救郵市。
要說劉司長與郵評人士的交流的積極性都有些什么?首先,劉司長倡導,像這樣的對話,從現在起,每年進行1-2次,將成為慣例。其次,參與對話的具有代表性。郵評人士中既有郵商,也有集郵者,投資者,甚至投機者,與集郵市場的脈搏共振,既能上情下達,也能下情上達,使管理層在制定政策時能更加貼近市場、符合實際。
中國郵幣卡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