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猴年以后,郵票行情忽上忽下,猴性十足。正當市場人士為“猴三世”家族和2003年小版張領跌大盤、連連向下破位憂心忡忡之際,市場傳出了國家郵政局下發的《關于封存庫存1992至2001年紀特郵票、年冊的緊急通知》。為進一步加強紀特郵票管理工作,國家郵政局決定對各省(含自治區、直轄市,下同)、市(地)、縣郵政局庫存的1992至2001年紀特郵票和年冊立即就地封存,并將具體實施措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這個《通知》對郵市行情屬實質性重大利好,表明了國家郵政局消滅打折郵票、啟動集郵市場的決心,如果《通知》能夠認真執行的話,對遏制各級郵政企業向二級市場違規放貨將會起到釜底抽薪的積極作用,從根本上改變長期以來困擾集郵市場的郵票供需矛盾。受這個消息的刺激,郵市立即結束了調整,各個熱門品種轉身向上,“政策市”的特征表現得相當突出。
對于郵政部門封庫,市場人士普遍關心的問題主要有三點:一是郵政封庫的動機是什么?二是被封存的郵資票品下—步將如何處理?三是封庫將對今后郵票市場的運行產生什么影響?
加強內部管理,根治打折郵票應該是這次郵政封庫的基本動機,這也是幾年來國家郵政局針對郵票打折所采取的一系列治理措施的必然延續。眾所周知,編年紀特郵票長期低于面值銷售,根本原因在于內部管理問題,把這個主要矛盾解決了,那就從源頭上切斷了打折票的滋生地。可以預期,打折票問題一天不解決,郵政針對性的治理措施必然會陸續出臺。
被封存的郵資票品的去向無非是四點:集中銷毀或者蓋銷,郵政窗口銷售,有條件地返回集郵公司,長期封存。市場人士和集郵者最希望看到的是徹底解決庫存問題,即全部銷毀,但對于郵政部門而言,這么做要涉及到諸多敏感問題,釜底抽薪式的—攬子解決,恐怕有—定難度。走郵政窗口自然消耗,當然是最理想的,但這么做能否有效防止這些票源通過各種途徑批量違規流入二級市場,誰也不敢拍這個胸脯。長期封存,這種消極的辦法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也是對國有資產的浪費,郵政部門采取這種措施的可能性最小。筆者以為,在徹底銷毀不符合現行郵資的票品的前提下,庫存品種有條件地返回集郵公司,也許是下一步郵政最可能采取的措施。這個“條件”必須科學性地加以細化,如加強全網管理,提高結算價格,定期檢查,嚴明獎懲制度等等。
封庫對郵市的積極效應是顯而易見的,“五—”長假期間,北京上海中心郵市沒有出現以往屢見不鮮的集郵公司集中放貨導致的郵價暴跌,市場基本是在平靜中度過,其中就有封庫的功勞。在具體品種選擇上,作為郵政部門封存1992至2001年紀特郵票和年冊的直接受益者,編年郵票單枚20分面值版票中一些題材不錯的品種最近一段時期暗流涌動,成交量溫和放大。1992年發行的普資封《箭樓》,其中錯品“錯藍箭”的集藏投資價值,最近也再次受到集郵界的廣泛關注,郵市里有人掛牌收購,找貨者絡繹不絕,批量貨源難覓。
摘自:集郵報 作者:劉 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