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市場有種種不同的爭議,但毋庸諱言,“甲申猴”大版張仍是2004郵市發展方向的標志性品種,從前期行情運行的軌跡看,無論起與落,漲與跌,上與下,“甲申猴”大版張都在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尤其是經過長達30余天的調整,5月上旬末起,“甲申猴”大版張再振雄風,屢次向百元大關沖擊,這既增強了市場投資人的膽略,也帶動了市場人氣的復蘇。
2004年前4個月,“甲申猴”大版張的生存狀態,正好為四個相對極端——
1月5日問世包括前期期貨價,到農歷大年三十,是摸索過河的試探期,這個階段,盡管“甲申猴”大版張有向上沖擊的欲望,但由于市場前景或者說后續政策不明朗,因此只能小打小敲,在相應范圍內有限度上攻。這一階段,它的最高價42.5元,最低價29.5元,基本浮動在面值155%-220%之間。
春節結束,“甲申猴”大版張開始謀略沖破僵局。從正月初六44元高開,到2月末以39.5元低收,中間最高點是2月上旬初的53.5元,相對強勢是中旬與下旬之交接點,運行高度在43-46元區間。其K線圖,恰好是一根拋物線,以什么樣的方式沖上去,又以什么樣的方式掉下來。這是“甲申猴”大版張不露聲色的蓄勢期。
果不其然,進入3月后,“甲申猴”大版張積蓄兩月之久的能量,火山爆發般沖了出來。從3月上旬最低點36.5元,到3月下旬最高點136元,“甲申猴”大版張以三級跳方式完成了這種跨越。其中第一跳39元(3月8日)到70元(3月14日),用了6天時間;第二跳70元(3月16日)到102元(3月18日),用了兩天時間;第三跳108元(3月20日)到136元(3月25日),用了5天時間。這種猴急猴急的上攻方式,恰恰與猴的本性不謀而合。這也是“甲申猴”大版張茫無所措的追尋期。
雖然136元是“甲申猴”大版張階段性的歷史高位,但能否立得住立得穩,必須由市場做出決斷。從這個角度,4月“甲申猴”大版張的回落,是其市場定位的必經之路。單純從技術角度對比“甲申猴”大版張月頭與月尾的市價,前者118元,后者94元,呈單邊下跌態勢。但綜觀全月走勢,最高一度接近130元,最低也曾到70元下方,一高—低,起伏較大,落差甚至在45%以上。但從70元下方上行至月末的94元,漲幅達到34.28%,又是其頑強而不屈服的生存狀態。這,也是“甲申猴”大版張艱難痛苦的定位期特征。
郵市或生或死或成長或消亡的裂變期,注定要有領軍品種在其中起風向標作用。20世紀80年代中期,領軍品種是T46“庚申猴”。20年后,“甲申猴”大版張又勇敢地承擔起這個重任。“甲申猴”大版張之所以能成為本輪行情的領軍品種,理由在內因與外因兩個方面。內在因素:其一,三輪生肖的領頭羊,前有“庚申猴”龍頭效應;其二,設計上精益求精,突破了第二輪生肖的陳舊模式;其三,郵票枚數減少,面值設置合理;其四,傳統大版收藏愛好者需求增大。外在原因:其一,能參與流通的“量”不大,市場資金有能力調動;其二,發售方控制有序,不會對市場進行破壞性沖擊;其三,大行情需要有大氣魄的強勢品種;其四,市場環境的變化,為它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因為如此,“甲申猴”大版張已經成為與2004年市場同呼吸共命運的敏感性品種。
從前4個月運行狀態看,“甲申猴”大版張,已經成功完成初期市場形象的定位,如何進一步向前發展,只是時間問題,技術問題。而2004年郵市也同樣處在再次向上突破的臨戰狀的行情。兩者一是宏觀,一是微觀,但同樣都充滿活力,充滿希望,充滿蓬勃生機。
來源:中國集郵報 作者:張健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