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乃一國之公共事業,“郵政為民”乃其存在之根本意義所在。然而,近些年來,在新郵發行的一級、二級市場上,“郵政為民”之光芒不復存在,而“郵政刮民”之風卻越演越烈。有人悲曰:郵政猛如虎,喝集郵投資者之血,食郵品經營者之肉。只見集郵收藏品市場一片腥風血雨,千萬郵品收藏大軍望風而逃;有勇者,奮起抗之,訴之于法律,以求公正;投之于輿論,以聲討之。然日月無情,“郵政無義”,漫漫長夜,難見晨曦……
贈黃猴——茫茫黑夜中露出的一線光芒,她以國家的名義表明她價值人民幣3.2元,送于2004年全額預訂戶。雖是區區3.2元,與集郵投資者幾萬、幾十萬、幾百乃至幾千萬的投資損失相比微不足道。但是,她卻給千萬郵品投資者帶來了黎明的光芒,讓人們感受到了“郵政為民”“郵政體恤郵民”的溫情,她似乎意味著“郵政刮民”之風將成為歷史,標志著中國郵品收藏市場春天的來臨。
贈黃猴——她是國家郵政樹立的一面旗幟,一面“郵政為民”的旗幟。不少集郵投資癡迷者,手捧著精美的小黃猴,倍感親切與激動。他們知道那是國家郵政對他們忠貞不渝對郵品收藏情懷的獎賞,是“母親”對那些遠去的“兒女們”的呼喚……
然而,讓人們感到驚恐萬狀的是:那本該是全額預訂戶每人一張的精美的“小黃猴”卻成群結隊的、排著編號在市場上橫沖直撞,一時間,“小黃猴”卻變成了“野黃猴”,人們仿徨了……
贈黃猴——是一面旗幟?還是又一次美麗的謊言?如果她是一面“郵政為民”“郵政體恤郵民”的旗幟,常言道“情義無價”,那么,她將是郵品精品中的珍品,如果她是又一次“欺騙”,那將是中國郵品發行史上一個美麗的“謊言”。
贈黃猴——是一面光輝的旗幟,還是一個美麗的“謊言”?人們將拭目以待。
摘自:<大江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