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國集郵報》頭版頭條報道了全國人大代表“杜絕郵票打折銷售”的提案。郵票打折是千萬集郵者十多年縈繞在心頭的一件煩心事,人大代表的提案說出了集郵人的心里話。
楊先龍等全國人大代表的提案認為,1992年至今中國郵政發行的郵資票品,絕大多數都在打折,給數千萬中國郵票的消費者和收藏者造成了重大損失,這實質上違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提案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7項建議,以便幫助中國郵政杜絕郵票長期深幅打折。
這個提案是我國集郵事業持續發展的強大推動力,積極貫徹落實提案,一定會帶動集郵收藏、集郵活動和集郵市場,從而開創郵政、集郵者、郵商三贏的大好局面。提案抓住了要害,比那些空談“集郵文化”而無任何實際舉措的口號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自1998年以來,相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舉措立志要消滅郵票打折,但由于沒有抓住要害以致那些舉措都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而這次全國人大代表的提案高屋建瓴,從源頭上治理了郵票打折的頑疾?吹竭@則新聞,筆者感慨良多,主要的有以下幾條:
一、信心大增。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最高的權力機構,人民代表提出的提案,特別是幾十位代表聯名的正式提案,相關政府部門必須落實并予以答復。過去,很多集郵者通過多種途徑以各種不同的方法對郵資票品打折,向相關部門提出意見,但多年來相關部門沒有個說法。這一次人民代表提出提案,相關部門必須做一個交代,集郵者對此充滿信心。
二、提案點中郵政的“穴位”。提案提出要從根本上改革郵資票品的發行體制,集郵公司和郵政部門應該實行政企分開。政企不分的體制容易滋生腐敗,維護部門和小團體的利益,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筆者聽說,相關部門正按照黨的十六大的決議,制定政企分開的改革方案,今年內將出臺新的政策。提案對郵政體制的改革是催生劑,是集郵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推動力。
三、提案提升了郵票的使用價值與收藏價值。提案要求郵票不僅應當用于普通信件,還應當在包裹、特快專遞上使用,取消包裹、特快專遞不能使用郵票的規定,嚴格執行取消使用“郵資已付”戳的規定。去年年底,郵政部門推出允許郵寄包裹時貼用郵票的舉措,消息一傳出,郵市上打折票紛紛提價。現在又出現人大代表的這一提案,隨著提案的落實,消滅打折票指日可待。
四、提案中對政治題材郵資票品的打折問題表示關注,這要郵政部門引起足夠的重視和深刻反思。郵政部門應突出郵票發行的嚴肅性,重樹集郵者的信心。
來源:中國集郵報 作者:殷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