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5月8日前將各級集郵公司的郵品清點上繳到省局,下一步如何動作并沒有具體說明,給市場留下了一個大懸念。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封庫存”是支持市場向好的舉措,這一點不用懷疑,因為市場的低落已經危害到郵政的自身利益,郵票市場不好,郵政的日子也不好過,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是沒有辦法改變的。現在的問題是“封庫存”后怎么樣做,“封庫”的目的有哪些可能呢?
一、 徹底銷毀,解決郵票長期打折的問題。
二、 取消縣以下集郵公司,集郵公司改制。
三、 紀特郵票等郵品以后走郵政局窗口銷售,視同普票管理,全額結算,杜絕郵票打折,堵住打折源頭。
四、為調郵資作準備。從4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再次提高準備金率到7。5就可以看出通貨膨脹的壓力很大,郵資不調不行了,只是因為打折票的問題沒有解決調郵資有些說不過去。
五、 為郵票調價做準備。郵票的價格混亂不是一般的亂七八糟,理順關系,正本清源是一項長期的工作。
結合郵政的改革情況,實行二、三條的可能性較大,更大的可能是郵總綜合治理的一步,目的并不僅僅是針對郵票市場。
“封庫”是第一步,下一步如何做才是最關鍵的,對集郵愛好者和中小投資者來說,機會大于風險,92年到2001的郵票可能有出頭之日了,但不要反應過度,被集郵公司和一些莊家利用,不見兔子不撒鷹,郵票市場真正向好,行情的發展就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過程,機會多多,反之沒有集郵愛好者參與的井噴行情只會噴上去又落下來。
從安全——消耗——精品角度參與郵票市場,以長線是金的觀念對待有潛力的郵品,不輕易買,更不要輕易賣,到漲得我們都看不懂了,覺得錢賺得自己都不好意思的時候再考慮賣點。
來源:中國郵幣卡網 作者:苗一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