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個多月來,郵市漲跌互現,振蕩走高,基本可以稱得上是一波較有力度的中級反彈行情。小版張、編年小型張、JT票、紀念郵資封片等各品種都有較大的漲幅,許多品種的漲幅多達1倍以上。然而,導致這次郵市上漲的最直接原因,卻主要是郵資調整和郵寄包裹允許貼用郵票等所謂的利好政策的影響。其實這兩項政策對郵市并沒有實質性的利好可言,只不過是郵人一廂情愿地認為罷了。就拿郵寄包裹允許貼用郵票這件事來講,眾多集郵者和集郵投資者像撿到寶似的高興,可人家郵政卻完全是—幅冷漠的態度,根本就沒拿這當回事。這一點,筆者早有預料,曾幾次在集郵報刊和網站撰文提出這個觀點,從3個月來的實際運作情況看,其結果果然不出筆者所料,集郵者反映用郵票貼寄包裹遇阻的意見頻頻見諸集郵網站和報端,以致郵市在3月下旬出現了回調和盤整行情。
據了解,國家郵政局又準備對各級集郵公司的庫存郵資票品進行清庫,將紀特郵票“上桌”,放集郵柜臺和郵政窗口銷售。僅憑這樣—條尚未付諸實施的消息,編年小型張在—天之內漲幅就高達20%左右,一些回落到4.80元左右的編年小型張重又上升到6元附近。筆者認為,暫且不考慮這一消息的真實性如何,即便真有這項政策出臺,實際上也等于是對著天上放炮,什么也打不著,紀特郵票要上郵政窗口,在絕大多數地方其結果基本可以斷定就是一個宇:“難”。
利好政策為何不能充分發揮其利好作用?筆者認為,主要是郵政決策層出臺的一些所謂的利好舉措僅僅停留于制定政策,而缺乏相應的強有力措施;停留于下發文件,而缺乏宣傳和落實。—些集郵者對當前的利好政策大加攢揚,但在我看來,當前在落實某些政策的措施和力度上實際還遠不如前些年。比如以前不時能在集郵和郵政報刊上看到有關查處地方集郵公司違規的報道,并且有檢查有懲處。然而,近兩年盡管新發行的每枚郵票都噴有熒光編碼號,卻除了查“黃猴”動了點聲勢外,好像還沒有其他查處公司放貨、賣大戶等方面的報道。但實際上公司違規放貨、賣大戶等現象可以說近年來一直都未曾間斷,不然郵商批量的整版、整封的新郵從何而來呢?并且在查“黃猴”的處理上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要求違規放貨的公司按市場價收回,對有關責任人作何處理,至今還是個大問號。
郵政管理層每次喊“狼來了”,結果卻始終未見狼的出現,集郵者和集郵投資者也一次次由希望變為失望。即便如此,集郵大眾還是—廂情愿地看好郵政出臺的多項所謂的利好舉措,因而才有了今春較有力度的郵市反彈行情。這說明集郵大眾對郵政管理層還是抱有信心,正因為如此,郵市也才會出現一次又一次的反彈和低迷。這也充分表明,低迷長達7年之久的郵市就像經過三伏天曬干的干柴,一點即發。
所以,郵市要走強并非很難,難的是郵政管理層能否真正設身處地地為集郵者的利益著想;難的是面對集郵大眾對郵政癡情的信任,郵政是否能真心實意地領這份真情;難的是郵政管理層能否將利好政策不僅寫在紙上,而且真正落實到行動上。
作者:吳貴祥 來源:信息早報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4-4-14 13:10:04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