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郵市一游,昨日受利好消息激起的垃圾型張大量涌出兌現,但奇怪“桃花塢”M依然少見,尤其看不到成箱的。記得3月31日,江西一位郵友委托我以12元的價買幾封“桃花塢”M,我一大早就到了郵市,結果按此價只買到一封。見到一郵商拿著3封在場內轉,問他什么價收進,他說11.6元,我希望他12元讓給我,他說,上海人電話預訂價12.5元,我還差數,怎能給你。我轉了兩個鐘頭,基本上是一個個攤位問,大多無貨。此張2月份曾被炒家收過一輪,已經翻番,所以場內貨不多。有的郵商很精,你一問價,他就估計要漲,于是惜售不賣。今天再問價,上海已經漲到14元了,看來有人在做莊。
上海郵友說,那邊“桃花塢”M也較少,基本上沒有整箱流出,一個空箱子300元也沒人肯賣。有郵商找到熟悉的公司經理想搞空箱子,經理回答:上邊指示,空箱子也要入賬,到時候賬與實際不符,就要嚴厲追究。賣給箱子你是小事,我掉飯碗是大事。實在對不起,去年敢干,今年不敢。據說,郵政部門規定:今年新郵,連小型張的原裝封條封紙都要留下上交,對賬,目的就是徹底堵塞放貨的貨源。看樣子劉安東局長當真個動刀子了,這叫“亂世用酷刑”,對于積重難返的放貨腐敗,不抹面無情不行。
打開一些集郵網站,可以看到受郵政部門委托,公布一批批流出的連續贈版猴原號(舉報有獎?),那些就是放貨者的罪證,有關部門按號追尋,便可以抓到放貨者,據說不少郵政人員因此下課。另從“防愛滋”小版,以及幾天發行的“成語故事”新郵看,市場上貨源還真不多。治污染從源頭抓起,已經見到明顯成效。
2001年的一波井噴行情,完全是郵政放貨打垮。郵市剛有起色,洪水般的新郵就傾瀉出來,哪怕你腰纏億貫,大水也會將你灌死。有道是放貨橋下傷心水,中間多少郵人淚,套垮了一批又一批鐵桿郵迷與郵商,郵市怎不冷冷清清凄凄慘慘?
市場沒有了貨源,“炒新”便成無源之水,流出的就那些貨,讓你全部高價收走、控盤,無限拉高,最后別人沒法跟也不敢跟,你就去自拉自唱吧。君不見不可一世的“抗非典”莊家,控盤以后,竟然拉出每版400多元的天價,現在呢,只剩200來元。市場上,被低估了投資價值的板塊和品種多的是,那些兼具集藏和投資價值的老票,正是價值回歸的時機,大家各顯神通,只要不再患炒新的毛病,事有得干的,錢有得賺的。我想,郵政部門嚴厲控制自家人,目的就在于如此培育市場,希望郵市多走牛幾年,我們可不要辜負了人家的一片好心。作者:吳榮先
來源:中國投資咨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