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郵市行情的起伏變化,讓參與各方賞心悅目。包括《甲申猴》為龍頭的2004新小版,《青銅器》為代表的2003套版張,《庚申猴》為大旗的早中期郵票,《步輦圖》為先鋒的編年小型張等,各郵票板塊輪番上攻,形成“春花爛漫萬山紅”局面。
但從深層次思考,行情激情演變之中,也隱含有種種非理性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冒進有余,穩健不足。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強勢品種漲幅過高。以《甲申猴》系列5個品種為例,榜首大版,最高時漲幅為228.94%,小本票墊底,但也有139.83%的升幅。其它,《青銅器》上漲104.76%,《毛澤東》上漲95%。強勢品種漲幅過高,封死了郵票升值空間,也堵死了行情發展的路。
其二,強勢品種的漲速過快。《甲申猴》大版,從最低38元上漲到最高125元,前后只有半個月時間,平均一算,每天上漲5.80元。這種快速上漲的強勢短期雖能凝聚人氣,但由于根基不穩,因而稍有風吹草動,便會掉頭向下。
其三,對集郵大眾的熱情關注不足。市場資金追逐的熱點,重炒作輕投資,且厚今薄古傾向明顯“亞展加字”、《世界杯》小版、《香港回歸》金箔張等集郵者參與的品種,仍舊是慢吞吞如頭老牛。集郵大眾是郵市基礎,他們不參與,市場只能是一時熱鬧。
三月下旬,行情冒進速度得到遏制。雖然場面上不好看,但卻是市場冷靜思考的結果。十個蘋果,一天一個,吃起來很舒服,如果一天把十個蘋果一氣吃完,不僅肚子漲得唯受,而且后九天還眼巴巴想蘋果吃從這個意義,調整好運行節奏,是市場發展長遠之計。穩健,是行情得以延續的保證。
來源:集郵報 作者:張健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