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舉辦的中國·徐州2004年第二屆文化藝術品交流大會上,筆者看到購買郵品的人比較多。
兩位正在挑選JP片、JF封的60歲左右的老先生告訴筆者,早年愛上集郵后,對設計精美、發(fā)行量適中的早中期JT票、小型張、編號票、形成獨特系列的JP片、JF封非常喜愛,套套不缺。可是,后來看到集郵越來越不景氣,新票“炒作”成風,各種老郵票、封片的價格天天往下掉,也就不再繼續(xù)買了。今年國家采取了支持集郵、扶持郵市的政策,我們又看到了希望。今天,趁著價格還沒太漲,把缺少的品種補補齊。其中姓張的老先生一下子就補了二百多元的郵資封、片和中早期的JT票。
筆者看到江蘇徐州市場上新票比較少,郵票公司對2004年發(fā)行的新郵,都嚴格執(zhí)行向預訂戶憑證供應的辦法供應,偶爾碰巧也有少量的散票免證零售給集郵者。市場上鮮見新郵炒作者,但是打聽北京、上誨等大城市郵市價格情況的比較多。
筆者接觸到當?shù)貛孜婚_郵社的郵商和幾位老集郵愛好者,他們都認為:郵市靠“炒新”沒有前途,要想長期向好,必須增強廣大集郵者的信心,因為他們才是郵市真正的中堅力量與基礎;而只有郵市上的打折票不再打沂了、早中期郵票價格上去了,才能真正激發(fā)起集郵者的集藏、購買熱情。
來源:中國集郵報 作者:湯成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