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位朋友在一家網站發表批評筆者的文章。為此,特作以下說明。
一、 關于《馬踏飛燕》加印問題!恶R踏飛燕》是盜印,而不是加印。當《馬踏飛燕》價格高企之時,個別居心不良地方郵政,以門票的形式讓印刷廠家將《馬踏飛燕》旁邊加長一截,印成風景點門票,主片正反面不加印任何圖案和文字,貨到手后,將門票部分截切,就變成了白片,情況就是這樣。加印片可以印500萬以上,白片有數量限制,《馬踏飛燕》白片約為30萬,而這批盜印的數量也在30余萬,總量最多在80萬以內。所以我說,《馬踏飛燕》沒有加印,是盜印,當時沒有說盜印而已。為何不說?說了也無人相信。《馬踏飛燕》在2元以上,筆者從未推薦,跌到2元以下才推薦過。跌到1元以下,誰也不敢想,周鳳遲也不敢想。現在我敢說,《馬踏飛燕》現在有投資價值,它畢竟是第一枚小片,存世量不超過80萬,市價2元以下,如果說它無投資價值,其他片也將無投資價值可言。
二、 關于《羊》小版鐵底問題!堆颉沸“骅F底的判斷主要是參照《蛇》小版的歷史表現和當時兩者的量價關系,當時持這種觀點的資深郵人相當多!堆颉沸“姘l行后快速破位,罪魁禍首在郵政,不在我。郵政背信棄義,發行當天,將總公司控盤貨源,只加幾毛錢的郵折,加價50%多向京滬郵市大量傾銷,窗口象征性的賣了一點,湖北郵政通過關系,搞到大量計劃外《羊》小版,全部拋向市場。我的鐵底預測錯在相信郵政會管好貨源。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羊》小版的超低定位,制約了2003年小版張的整體價格空間(《非典》和《載人飛船》屬特字系列,故例外),擊垮了短腿郵票的價格體系,也使眼下的《猴》小版欲振乏力,最大的受害者不是郵人,而是自毀長城的郵政自己。不過換一個角度理解,《羊》小版長期在18元以下徘徊、大量破版,中長線看好者眾多,隨著郵市的逐步走牛,將60元踩在腳下不過是時間問題。
今年近期發行的《蘇州工業園區》和《紅十字會》郵票,總公司嚴把控盤關,10元面值不到,市價一直在40元上方。它倆與《羊》小版的題材差兩個檔次,短期內價格如此倒掛,這就是控盤力度決定短期價格。
來源:中國投資資訊網 作者:王仁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