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利率時代下需積極投資(周鳳遲) |
發布日期:2004-3-3 20:31: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作者:周鳳遲
有資料顯示,至2003年底,我國的居民儲蓄存款已經突破10萬億大關。可是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訴你,你的利息收入遠遠抵不上通貨膨脹對它的侵蝕,也就是說,存錢反而導致虧損,你所獲得的實際收益是負的,這時你會不會感到難以置信呢?其實,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正在發生的事實。有專家指出,我們正在面對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巨大差異,從1996年以來首次出現所有實際存款利率為負數的狀況看,當前的經濟社會正逐步從低利率時代走向負利率時代。
被用作衡量通貨膨脹的核心觀察指標之一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指數,即CPI,用來衡量居民購買的一籃子商品和服務價格變化,在2003年以前,同比增幅一直為負增長,從2003年1月開始由負轉正,并在年末上升至3.2%,今年1月份繼續保持在3.2%。如果以此來對照目前的存款利率,按一年期存款利率1.98%計算,考慮20%利息所得稅的因素,實際利率為負1.616%,它意味著你將100000元存進銀行,1年后它的實際價值變成了98384元,1616元就被白白地蒸發了。即使以目前最長期限五年期存款利率2.79%計算,實際利率仍為負0.968%,它意味著自1996年以來,我國首次出現所有存款實際利率為負的狀況。
這一現象會很快得到改觀嗎?目前看起來并不樂觀。2月24日,央行發布的《2003年中國貨幣政府執行報告》預測,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農產品價格上漲以及貨幣供應量增長的滯后效應將在2004年得到集中釋放,今年全年消費物價指數將上漲3%左右。有研究認為,這對于宏觀微觀經濟的深遠影響和意義無論如何估計都是不過分的。一旦通貨膨脹真的發生,損失最大的將是民眾。央行行長周小川就曾表示,幣值穩定與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密切相關。幣值不穩,通貨膨脹尤其是惡性通貨膨脹會嚴重侵蝕人民群眾的利益。經濟學家告訴我們,通貨膨脹是財富的天敵,其對現金或存款形式的財富威脅危害最大,也將侵蝕儲蓄和債券這些消極投資的購買力。理財專家告訴我們,面對通脹壓力增大的預期,將錢放在銀行里已不合時宜。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需要拓寬理財思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理財計劃,積極投資,讓錢生錢。
為了財富不至于縮水,善于理財的投資者應采取積極的措施,保持資產的流動性應該是一個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依筆者愚見,資金進入郵市是一個特別值得考慮的方向;倘若大家都預期物價會持續增長,當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存款即意味著虧損的時候,進入郵市的資金將會進一步增加,而資金的推動又會使郵市的機會更加多元。郵市歷經數年的持續調整,大底部跡象已是越來越明顯,一個極其顯著的特點就是“庚申年”郵票價格的完全止跌,并且其價格出現了緩步回升的現象,“庚申年”版票甚至成為投資者吸納的對象。這種吸納雖然不帶有普遍現象,但它對市場的影響卻是潛移默化的,它對于場外資金的有效進場操作,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JT票張曾長期成為投資者建倉的品種,并為其帶來了相當豐厚的回報,但1997年郵市見頂回落以來,JT票張又成為調整幅度極大的品種,使其原有的地位與形象受到了嚴峻的挑戰,阻礙了資金的進場,進而又帶動了編年票張價格的深幅回調,3元以下的編年型張隨處可見,市場完全被陰影籠罩著。但是,市場不可能一直被陰影所籠罩,通過不斷的調整以及政策的輸血,市場已逐漸擺脫低迷,反彈行情的力度和持續力都在提高,尤為可喜的是,JT票張的價格也處在回升之中。編年型張的底部已探明,成交量也開始放大,投資者的心態也正在向好的方面轉化。由于現在進入市場的資金還比較有限,因而新品種一直成為反彈行情的主導者,短線投資者可將新品種列為主要建倉對象,進行滾動操作。中線投資者不妨多加關注首輪小本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如果出現價量上的異動,應及時進行跟蹤,那些仍處于超跌狀態的編年型張和郵資封片,同樣值得我們關注,或許黑馬就在其中產生。
來源:中國郵幣卡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