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9號字 10號字 11號字 12號字 13號字 14號字 15號字
有人說,現在郵票市場里凡事急功近利,現在“猴”漲急了,就失去了主心骨;之后跌了,又沒有了方向。郵友們論郵市,張口就說什么阻力位、支撐位,像在炒作股票。
國家郵政局的集郵管理部門在迎合、配合著這種急功近利的炒作,對于諸如版式、廠銘、齒孔、背膠、印刷、制版等傳統的集郵者收藏研究的知識并不受重視,而恰恰是這種傳統的研究,對郵品的保值、增值有深刻的、現實的指導意義。
“紅軍郵”的成功經驗,就是傳統集郵研究成功應用于郵票投資的范例,如果沒有拆分給每個戰士,就不可能知道通齒與不通齒的比例,這是對現在急功近利者們最好不拆包、拆了不值錢觀念的最大諷刺。沒有這種對版式的研究,就得不出物以稀為貴的二分(通齒與不通齒),而不通齒價格大大高于通齒版的原因是,通齒不能變為不通齒,反之可以。
“白鰭豚”的發掘,能得到市場長時期的關注和青睞,也是對傳統集郵研究成果應用于市場的生動案例,發掘五拼圖,讓50萬的量,起碼被五等分,得出每圖存世量最多10萬本的結論,而五拼圖的發現,完全是對印刷、設計多少有點認識才能發現的,底紋紙是怎么一回事,現在還有集郵者不知道呢。
現在呢,少見人提什么版式了,例如沈陽郵電印刷廠就很多郵票的印刷是采用通與不通并行的;北京郵票廠很多20枚左右一版的所謂“小版”,也是采用通與不通的。
民居票有說6種、有說7種粗齒和細齒的區別;而大頭三分究竟應不應該視為三分票的另一版式列入與小頭三分并行的目錄里呢?這些都是值得研究和發掘的。
總之,郵票這種特殊性,有別于股票市場,只有你深入研究,投資才能成功。
來源:企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