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局規定在寧遇紅燈 寄包裹竟然不能用郵票 |
發布日期:2004-2-29 11:17: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作者:武曉宇
眾所周知,郵票是郵局出售的郵資憑證,但是記者昨天在調查中發現,在南京郵政局郵寄包裹時居然不能使用郵票。
寄包裹郵政局拒收郵票
昨天下午,記者去郵局幫一位律師朋友郵寄掛號信。在南京師范大學對面的寧海路郵電所,記者將信交給工作人員后,突然想起自己還有一個包裹要郵寄,而自己家中正好還有不少成版的郵票。用郵票郵寄包裹豈不是正好?由于以前都是現金支付郵費,記者就問工作人員:“我家中有很多郵票,能否用郵票支付郵寄包裹的費用?”一個女工作人員說:“不能用郵票郵寄包裹,只能用現金。”記者問:“這郵票是真的,是從郵局用錢買的。”她說:“我知道郵票是用錢買的,但是郵票不能兌換現金。”記者趕緊解釋:“我不需要兌換現金,只要給我郵寄包裹就行了。”她說:“郵寄包裹和特快專遞都不能使用郵票,只收現金。”記者說:“郵票不是郵資憑證嗎?郵寄包裹和特快專遞不是同樣需要郵資嗎?為什么不能用郵票支付郵資?”工作人員說:“反正是郵寄包裹不能用郵票,再說,我們這里也不收包裹。你可以到別的地方問問。”
“全中國都不能用郵票寄包裹?”
為了將包裹用郵票郵寄出去,昨天下午記者又來到朝天宮郵政支局咨詢,但是同樣被工作人員拒絕。工作人員說:“他們收寄包裹在跟上級結算時都是用現金進行結算,不能收郵票。”記者問:“結算時為什么不能用郵票呢?你們完全可以將收來的郵票蓋銷啊。”她說:“她從來就沒有聽說過用郵票來支付包裹郵寄費用的,根本不可能。”
隨后,記者又來到瑞金路郵局。記者在被拒絕后問為什么。一位工作人員說得更干脆:“我還想不收你們的郵費呢!這樣就省得麻煩了,但是上級規定就是這樣,我們就要執行。”記者問:“是不是南京的郵局都不能使用郵票來郵寄包裹?”她說:“別說是南京這樣,全中國、全世界都不能用郵票郵寄包裹。”記者問:“那郵票是用來干什么的?”她說:“可以用來郵寄平信。”
郵票是否郵資憑證?
在記者的印象中,郵票應該是郵資憑證,難道記者記憶有誤?記者打開《現代漢語詞典》,在“郵票”詞條下看到這樣的注解:“郵票:郵局發賣的、用來貼在郵件上表明已付郵資的憑證。”既然是郵資憑證,按照常理,就可以作為各類郵件的資費交付。但是記者也不明白,為啥不能用郵票郵寄包裹?
記者調查發現,記者的遭遇絕對不是個案,被調查的人中沒有人被允許用郵票郵寄過包裹。市民張先生說,他手頭上有不少郵票,他也曾去郵局用郵票郵寄過包裹,但是同樣被拒絕。而像他這樣手頭上存有大量郵票的人在南京還有很多,除非在集郵市場上銷售,否則根本不能用出去,畢竟用郵票來郵寄平信的太少了。從前相距比較遠的親朋好友只能通過信件聯系,聯系一次需要等待對方回信,一來一去要等上半個月。由于交通不發達,哪怕是雙方同在一個城市,還經常保持通信聯系。現在通訊發達了,家家都有電話,有什么事,完全可以打個電話問候一下,不必費心費力去寫信,也不必等待對方回信了。郵票唯一用處比較大的地方就是郵寄包裹,否則只能爛在手里,差不多等于廢紙。
國家郵政局:不得拒收自帶郵票
國家郵政局對這個問題是怎么規定的呢?昨天記者專門查了有關資料。記者發現,其實在2003年底,國家郵政局就下發了國郵[2003]406號文件《關于國內包裹納費方式等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406號《通知》),通知規定,自2004年1月1日起,所有郵政支局所收寄包裹時,遇用戶以自帶郵票方式納費的,應照常收寄,不得拒收。其中還特別規定,“此前下發的相關文件或規定,凡與本通知規定不一致的,以本通知規定為準”。
國家規定在寧遇紅燈
記者感到納悶:既然有了這樣的新規定,為什么南京的郵政局在消費者郵寄包裹時依舊拒收郵票呢?昨天,為了搞清情況,記者撥通了南京郵政客戶服務中心熱線電話“185”向工作人員咨詢。一個工作人員回答,“在南京郵寄包裹確實不能使用郵票,只能用現金。”記者問:“聽說,國家郵政局在2003年下發了406號《通知》,這是不是真的?”她說:“我確實聽說過這個事情,當時有客戶從網上看到這樣的通知,就打電話過來咨詢。他們向上級部門反映,上級領導沒有否認這個事情,但他們還是說在南京郵寄包裹不能使用郵票,如果消費者有意見可以向省局有關部門反映。”
郵票打折是拒收主因
為什么國家郵政局的文件在地方上沒有執行?一位愛好集郵的專業人士指出,郵票作為一種郵資憑證,從理論上講,就應該根據實際的需求量來確定發行量。但是由于中國出現了集郵熱潮,郵票幾乎被無限量地發行,反正是只要發行了,就可以賣出去。事實上,一套年票的印刷成本實在有限,而每年的郵票年冊價格多在100元以上。對郵政部門而言,發行郵票簡直就是印刷鈔票,這是一本萬利的買賣。這樣郵票被大規模地增套、增量、增品種地超量發行,嚴重脫離了市場實際需求,結果遠遠超出了市場承受能力,很多郵票被迫打折銷售。據了解,1991年到2003年底發行的300多套郵票,事實上95%以上的套冊都在郵市打折甩賣。比如,當年《香港回歸》小型張發行時,價格在120元左右,現在郵市最低價格僅為12元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郵政局在收寄包裹時允許消費者按面值使用郵票,自然感覺自己虧大了。但是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國家有關部門的郵政發行決策失誤造成的,現在郵政局以拒絕收郵票的方法,將矛盾和損失轉嫁給消費者是不合理也是不公平的。
而這位專業人士說,如果回歸郵票郵寄功能,將是遏制郵票打折最好的辦法。現在使用平信的少了,郵寄包裹的資費相當可觀,如果允許大家使用郵票來郵寄包裹,超過發行量的那部分郵票肯定會更快地用完。如果郵政局繼續拒收郵票,郵票將失去了其本來應當具有的功能,再大面值的郵票在手中也只能是廢紙一張,郵票將繼續打折,郵市將有可能形成一種難以理順的惡性循環。 (武曉宇)
來源:金陵晚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