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皮猴”也有歇息的時候(俞敏) |
發布日期:2004-2-27 15:11: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作者:俞敏
進入2004年,郵市的確有了那么點讓人心曠神怡的氣息,主要就是《甲申年》大小版張在春節前后扮演了一個“上躥下跳”的角色,把冷清的市場頓時弄得活躍了起來。看到《甲申年》大小版張的出挑表現,相信無論是誰都會樂不可支,畢競這是郵市久違的壯闊景象。但是,時間一長,細心的投資者就從中看出了問題:一是雖然大家都對郵市的前景充滿期待,也紛紛預測這次行情的跨度和深度有多少,可市場里活躍的無非就是《甲申年》,其他小版張鮮有出色表現,更別說其他板塊了;二是《甲申年》大小版張的價格一個勁地往上走,雖然顯示了投資者對郵市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對該大小版的喜愛,可誰都明白,任何一個投資品種都不可能只漲不跌,在持續了這么長時間的強勁走勢后,《甲申年》大小版難道就會一直這樣走下去嗎?
大家喜愛《甲申年》本無可厚非,畢竟無論從題材、設計和版式來看,都有值得大家欣賞的地方。但是,在新中國所發行的郵票中,題材、設計俱佳的品種數不勝數,就算是絕大部分處于打折境地的編年票中也不乏上乘之作,可打折還是依然打折,這就說明題材、設計固然重要,但決不是郵品投資的全部。現在有些朋友期待《甲申年》能像當初的“金猴”一樣再創造一個郵品投資的奇跡與神話,可《甲申年》與“金猴”有可比性嗎?“金猴”已經增值2萬倍的確不假,可那是經過了20多年的消耗與沉淀才最終形成的,是符合價值規律的;反觀《甲申年》大小版,雖然發行量不大,可真正用于消耗的能有多少?除了部分供應新郵預訂戶外,絕大部分還是壓在庫存中或流向了市場,一進市場價格便快速上升,在這樣的情況下,能指望《甲申年》與“金猴”一樣大量消耗嗎?既然消耗與沉淀不可能充分,那么其真實的價值究竟幾許,恐怕還是要多思量的。
為什么會出現《甲申年》獨立于大盤大幅走高的現象呢?現在看來無外乎兩個原因:一是在《甲申年》上聚集了一定的炒作資金,二是大盤羸弱的本質并沒有改變。炒作并非全是壞事,至少對《甲申年》的運作來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鼓舞士氣,凝聚人氣,為新一年的郵市營造一種紅紅火火的景象。但是,與任何事物一樣,炒作也必須有個度,無節制地炒作最終只能落得個適得其反的效果。過度的炒作一來破壞了《甲申年》大小版張正常的價值體現過程,造成短時期內該品種投資風險的急刷增大,卷入其中的資金將像滾雪球般地越滾越多,一旦行情結束.則大量資金又將遙遙無期地壓在上面,對原本資金就比較緊張的市場造成新的沖擊;二來短時期內價格上升過快,將極大地限制投資資金的進入,從而使《甲申年》大小版張得不到充分的沉淀,從而制約其長遠的發展。這種過度的炒作曾經給我們留下過深刻的教訓:炒作到“氣球”爆了,則好不容易形成的市場熱點將斷送在自己的乎里,市場的形態將更趨惡化,這決不是危言聳聽。另外,《甲申年》之所以能夠有比較強勁的表現還得益于其生逢其時,其發行正好是在國家郵政局允許包裹貼用郵票等幾項措施出臺前后,利好消息對市場的刺激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通過《甲申年》大小版表現了出來。許多朋友認為郵市又到了爆發的時候,其實這是一種想當然的認識,運行環境的好轉并不意味著就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甲申年》獨立于大盤走出高位,一方面說明《甲申年》的確被大家所關注,有資金的介入。但另一方面也說明郵市的底蘊還是羸弱的,各方面尚難以支撐起整盤的啟動。投資者還是需要有一份耐心、少幾分浮躁,既然看到郵市復蘇的“火種”,就要好好地愛護它,千萬別因為扇風過猛,反把“火種”給弄滅了。
來源:大江南收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