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有道
今年新郵面值降了,發行量大幅減了?舌]市仍舊持續低迷。郵人似乎找不出發泄的理由,于是小版張成了“替罪羊”。小版張面值太高、小版張是變相擴容、小版張是為炒作而發行的品種……凡此種種,小版張成了出氣筒。
郵市低迷不能說與小版張無關:但絕不是小版張惹的“禍”,它沒有那么大的能耐。至于郵市不景氣,絕不是哪一個品種、哪一個系列造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在此就不深究了。還是就事論事,我覺得小版張是個好東西,是個很不錯的品種。尤其與常規大版相比,優勢相當明顯。它的邊紙得到了合理應用,延伸了郵票內涵,豐富了郵品專題信息,使得版票更小巧、更精美。它容易裝冊、便于欣賞、便于攜帶交易,迎合了收藏者和投資者的雙方心理,頗受郵人歡迎。它可貼用、可收藏、可炒作,是時代發展和集郵發展的產物,是世界郵票版式變革的新潮流。
這些優點集郵者都看到了,也認可了。從媒體上和郵市上的反映看,拒絕的理由只是大小版并舉,而且意見也頗一致。顯然,不是針對小版,而是針對這種并舉的發行方式。當然,也不應該否定小版,實在沒有理由阿!不能因為小版出生晚或后來居上,就拒絕小版。應該否定的是傳統落后的大版,大版除了大、票多、方便大量印刷外再也沒有可取之處了。相比之下,小版要可愛、現實多。有了小版,大版就顯得多余了,笨、劣的大版真該退出歷史舞臺了,優勝劣汰很自然。小版的興旺之時,就是大版的沒落之日,取代大版勢成必然。
兩版并舉不可取,取其一當然是小版了。小版是精彩的、有希望的,小版來得正是時候。當然小版要立足小、體現小、精,面值要適用,枚數不宜過多,更重要的是不能溢價發行,這樣的小版怎不受歡迎。讓小版一統天下,將小版進行到底。
來源:大江南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