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楚
“猴三世”郵票發行后熱熱鬧鬧的場面,令廣大愛郵者暢想翩翩,大家熱切期待這幾只活潑的“靈猴”能夠驅散彌漫于郵票市場長達7年的漫漫熊氣,希望看到暮氣沉沉的集郵活動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節奏。有道是“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多年低迷不堪的郵票市場積累的矛盾錯綜復雜,積重難返,根子恐怕還是在于郵政集郵部門不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的郵票發行管理體制與經營機制。應當承認,郵政主管部門這幾年為疏通郵票的正常消耗使用渠道,還是做出了一些努力,取消“郵資已付”戳和允許包裹貼用郵票,就是兩件意義深遠的實事。但是涉及廣大愛郵者切身利益的編年郵票打折問題,紀特郵票郵政窗口銷售問題,各級郵政企業違規批量放貨問題,依然沒有看到實質性的糾正。新郵短暫的熱炒,并不能掩蓋許多深層次的危機。經驗表明,依靠控制新郵原始貨源投放而憋起來的虛火往往難以持久,踏踏實實地設法吸引大量流失的集郵者歸隊才會帶來郵市真正的春天。
經過春節前后的幾波上沖后,溢價過高的《甲申年》特種郵票在公司原始貨源的沖擊下價格急跌,溢價幅度最大的兩款小版張充當了領跌角色,其中贈送小版張在大批量拋盤的打壓下一度跌破20元關口,本周三在一些傳聞消息的刺激下價格反彈至24元。版式二最低跌至21元,版式一最低見到37元,周三兩者分別回升至25元和42元。“猴”系家族價格的深幅回落,對市場人氣有一定沖擊,但它們價格并未創出新低,令市場人士多少緩了口氣。 市場主流板塊2003年小版張本周價格也隨《甲申年》郵票的漲跌而起落,但除了去年下半年最后發行的幾個次新品種外,其他品種市場批量貨源并不多見。《抗擊“非典”》和《載人飛船》小版最低分別跌至140元和42元。《毛澤東誕辰110周年》、《青銅器》、《預防艾滋病日》等熱門小版張交易相對活躍,周三成交價格分別為17元、18元、19元。《癸未年》小版張有少量割肉盤跳出,最低成交價格19元。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郵票急跌過程中,編年小型張和寄信花票價格相對穩定。
春節后經過一番較量,各級郵政企業滿載而歸,用“紙”換錢的生意當然是包賺不賠的。“拒敵于國門之外”的戰術,導致多方能量消耗過大,郵票市場短期內恐怕要步入休整。
來源:信息早報
|